我以为腾势在“不务正业”,扒完配置才发现,它在掀桌子

讲真,最近车圈最魔幻的事情,就是腾势N8L这台车,一个三十多万的SUV,居然把无人机做成了选配,而且据说七成的人都选了。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配置单的时候,脑子里就三个字:不务正业。但你仔细一想,坏了菜了,它好像悟了,它开窍了。

这背后是什么?是现在整个汽车市场,已经彻底疯了。这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以前大家还讲究个体面,在发布会上互相致敬,现在呢?不装了,摊牌了。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也不是把你的蛋糕抢过来,是直接把餐厅给你爆了,大家谁都别吃。如果说之前理想是把用户的痒点挠舒服了,那腾势N8L这套组合拳,就是直接把麻醉针扎进了用户自己都没发现的穴位里。

我以为腾势在“不务正业”,扒完配置才发现,它在掀桌子-有驾

你看它宣传的什么?三排空间。说一个一米七五的成年人坐进去也能舒服。我作为一个腰肌劳损的中年人,看到这句话就想笑。这是什么概念?这是让你把老丈人塞进去,然后开两个小时高速,下车直接送骨科的水平。所有SUV的第三排,本质上都是一块压缩饼干,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吃饱,是为了在你快饿死的时候告诉你,还有得吃。它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真的多舒服,而在于它给了你一个“我能全家出行”的幻觉,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剂。至于那49处储物空间,你以为是储物空间?不,这是修仙小说里的须弥芥子,是专门为了塞下老婆的化妆品、孩子的奥特曼、以及你偷偷藏起来的私房钱而开辟的异次元。

然后就是那个典中典的无人机。这玩意儿,简直是把“整活儿”两个字刻在了脑门上。按照正常逻辑,谁开车需要一个无人机啊?但腾势的产品经理,显然是个道诡异仙的读者,他参透了人性的本质。这个无人机,它解决的根本不是勘察路况或者停车监控这种技术问题,它解决的是一个玄学问题——家庭地位问题。

你想象一个场景。全家去露营,你老婆孩子在草地上玩,你默默掏出遥控器,无人机升空,来了个上帝视角的航拍。你老婆会说你乱花钱吗?不会,她会立刻发朋友圈,配文“我家司机的新玩具,还挺高级”。你孩子会觉得你无聊吗?不会,他会追着无人机跑,觉得你是世界上最酷的爹。同行的小伙伴看了也得傻眼,他们还在研究天幕怎么搭,你这边已经开始进入“三体人锁地球”模式了。这个无人机,它不是一个配置,它是一个社交货币,是你作为一个中年男人,在家庭集体活动中刷存在感的终极法宝。它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炸机后,你维修的钱够再买一架。

我以为腾势在“不务正业”,扒完配置才发现,它在掀桌子-有驾
我以为腾势在“不务正业”,扒完配置才发现,它在掀桌子-有驾

至于那个智能电动门,什么手势感应,什么积水识别,更是把“表演性”拉满了。这些功能,我敢说90%的时间你都用不上,但只要有10%的时间,你在抱着娃、下着雨的狼狈时刻,车门优雅地为你打开,那一刻,你会觉得这钱花得值。科技的魅力不在于常用,而在于关键时刻的“装逼”。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大招,平时谁没事放啊,都是留着打最终BOSS用的。

再说说驾驶。什么“易三方”插混,什么云辇-A,这些高大上的名词,你把它翻译过来就是:力气大,而且身段骚。680kW的总功率,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但真正牛逼的,是那个5.4米的转弯直径。我突然想起来,我以前开那个大车,在小区里掉个头,得前进后退好几次,保安大爷都看得直摇头。一个五米二的大家伙,能有小车的灵活性,这不叫技术,这叫魔法。这才是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技术,而不是在实验室里跑个零百加速自嗨。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一个车好不好开的关键,也不全在高速,而在你家楼下那个死亡停车位。

这一切,最后都指向了那个32万起的价格。这个价格,不是亲民,是“诛心”。它用一个几乎标配拉满的姿态告诉你,我有的,别人没有;别人有的,我给你更好的。它不是在和你商量,它是在通知你。零重力座椅、三温区冰箱,这些在别的车上可能是顶配的象征,在它这里成了入门的标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精神。加大加大加大,全部加大。

我以为腾势在“不务正业”,扒完配置才发现,它在掀桌子-有驾
我以为腾势在“不务正业”,扒完配置才发现,它在掀桌子-有驾

所以,腾势N8L的出现,真的代表消费者成熟了吗?代表大家开始关注“生活空间”了吗?是,也不是。

本质上,这是车企在极度内卷的压力下,心态集体爆炸后的产物。当技术和配置的军备竞赛进入瓶颈,大家发现卷算力、卷屏幕已经没用了,就开始卷场景,卷情绪,卷一些你根本想不到的“压缩毛巾”式配置。写到这里我得承认,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我以为腾势在“不务正业”,扒完配置才发现,它在掀桌子-有驾

消费者不是变理性了,而是被这些五花八门的功能搞得更懵逼了。他们不是在主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是在一个充满了奇珍异兽的动物园里,选了一个看起来最顺眼的。卷,都给我往死里卷!

最终,这种“不务正业”的创新,反而可能成了破局的关键。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理: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你不需要做到完美,你只需要在一个点上做到魔幻。当所有人都以为你在第一层的时候,你其实在第五层和大气层之间反复横跳。因为在这个时代,打败魔法的,只能是另一个更离谱的魔法。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