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跃升152个位次!解码“奇瑞创新”

2024年,奇瑞首登世界500强榜单。日前,《财富》公布了2025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奇瑞不仅继续登榜,更是跃升152个位次,居第233位,成为年度跃升速度最快的车企,实现从“黑马”到“千里马”的精彩跨越。

连续11年位居安徽发明专利百强榜首;建立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池”和“专利库”,累计申请专利3.9万件,授权2.4万件;平均每29秒就有一辆奇瑞车出口海外……从“靠技术吃饭”到“用创新改变世界”,奇瑞有什么样的发展密码?

“技术奇瑞”的一以贯之

无论是创业早期冲破国外技术壁垒,还是今天直面部分核心技术关键难题,奇瑞都一以贯之加大投入,再难不省研发,啃最硬的“骨头”。可以说,“技术奇瑞”是奇瑞立企的看家功底。

发动机被称为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工业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

“奇瑞成立之初就瞄准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发动机,那时中国的发动机工业非常弱,几乎没有自主开发的能力。”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动力总成首席技术专家张志福说,2002年,奇瑞投入当时的全部“身家”,与奥地利AVL(李斯特内燃机及测试设备)公司合作开发第一代发动机家族。

2010年,张志福与团队开发出2.0版缸内直喷发动机,不久后,他驾驶搭载这一发动机的奇瑞整车,一路从芜湖开到北京,参加“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的评选。

“当时的心情很激动且自豪,因为我们技术非常先进,车子的驾驶乐趣也很高。后来,我们也获得了‘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的称号。”张志福动情地回忆起这次评选。

眼下,奇瑞发动机已经研制到第七代。“发动机热效率是影响整车实际油耗的关键参数。热效率越高,燃料利用率越高,燃油经济性越显著。”张志福介绍,当前,主流的发动机热效率是43%,团队研制的第七代发动机热效率做到了48%。另外,团队的技术路径还能实现将热效率提升到50%以上。

再苦不能苦技术,即使在企业最困难的时期,奇瑞也坚持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研发。如今,企业建立全球研发中心,雄狮智舱、火星架构、鲲鹏动力等17个核心技术平台以及一大批高水平实验室,让奇瑞练就了“真本领”,吃上了“技术饭”。奇瑞已成为中国开发混动技术最早、混动板块增速最快、混动技术搭载车型最多的车企。

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汽车产业链条长、供应商数量多,如何整合资源,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

“我们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每两周会举行一次与供应商技术交流相关的例行会议,将供应商与研发、质量、采购等整车业务的参与者聚在一起,共同交流。”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总监严兴国介绍,每个季度,奇瑞还会举办“走进优秀供应商”活动,学习相关的经验做法。

“通过举办这类活动,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共创共赢,与800多家一级供应商建立密切联系,平均配套金额约提升30%。”严兴国说。

除了整车业务第一增长曲线,奇瑞正加速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飞行汽车等赛道,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在奇瑞瑶光科技展厅,摆放着超级混动平台、昆仑智能混动越野平台、黄金增程底盘等汽车部件模型,展厅的“C”位是奇瑞研制的国内第一款复合翼分体式飞行汽车。

一年跃升152个位次!解码“奇瑞创新”-有驾

“这是我们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分体式飞行汽车,这辆车下地能跑、上天能飞。”奇瑞飞行汽车型号总工程师王军杰告诉记者,该产品采用三体式设计,上面是飞行部分,中间是座舱部分,下面是底盘,座舱与底盘部分结合为汽车,座舱与飞行部分结合为飞机。这辆飞行汽车的前飞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航程约为70公里,飞行部分起飞重量为800公斤,可以载两个人。

“今年,我们正进行飞行汽车2.0版本的开发,研发方向聚焦在纯飞行器上,2.0版的起飞重量为1.2吨,将大幅提升其性能参数。”王军杰说。

作为汽车链上的“链主”企业,奇瑞正通过集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投资孵化上下游企业,推动汽车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营造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目前,芜湖已集聚汽车零部件等企业2000余家。

“金字塔式”的人才体系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技术奇瑞”金字招牌不断闪耀光芒的背后,离不开艰苦创业、勇于挑战、不懈奋斗的汽车行业人才“梦之队”。

以全球视野聚集高端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奇瑞构筑起“金字塔式”的创新人才体系,“塔尖”是由1200多名高层次人才组成的科学家团队,“塔基”是遍布企业内部1300多个大大小小的“创业体”。

捷途品牌是1300个“创业体”中的典型代表。“2022年,事业部正式成立,实行独立运营核算。在‘创业体’这一机制下,团队在决策上有着充分的自主权,强调无边界组织,敢于任用年轻人并且实施干部轮岗制度,极大调动事业部成员的创新活力。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80%。”奇瑞汽车捷途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张纯伟介绍,“创业体”管理法尊重激励规律,激发员工斗志,坚持“高目标、高动力、高激励”,强调人人面向市场、人人都是经营者、人人都是创客。

7月8日拍摄的芜湖港朱家桥港区,奇瑞汽车排列整齐,等待装运出口。潘柳全 摄

奇瑞有着“开放、扁平、试错”的创新氛围。“捷途系列产品‘旅行者’的首次亮相比较大胆,打破了公司固有的流程和体系,仅通过事业部决策,就进行了公开亮相,集团的尹董也是在首次亮相时才见到这款概念车。”张纯伟说,过去新品概念车亮相之前都需要经过集团领导的层层审核,周期较长。事业部作为“创业体”有着很大的决策权,这对产品创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公司对创新开放、包容的态度,也让员工能放开手脚创新、创造。

开设国际预备班、青训班,通过“吃小灶”的培养模式,推动优秀人才快速成长;打造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借力国内外人脉资源“以才荐才”,探索形成“人才带高端技术、奇瑞保基本市场、政府给优惠政策”的引才模式;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高校组建联合实验室……奇瑞持续引育和链接全球顶尖人才,汇聚全球高端人才,初步形成了奇瑞系“首席科学家”团队和“博士天团”。

创业28年来,奇瑞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谱写了从“小草房”到“世界500强”的创业佳话。如今,奇瑞正以更快的创新步伐,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迈进。

记者:鹿嘉惠 王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