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在国内街头拍到了雪铁龙eC3的路试谍照,这台海外已经发布的小型纯电SUV终于要来国内了。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是:雪铁龙这是要背水一战了?
毕竟2024年销量下滑15%的成绩单摆在那里,现在推出一台320km续航的小车,时机选择确实耐人寻味。
从谍照能看出,eC3的外观确实有点意思。封闭式前脸配上”C”形大灯,还有那个全新的雪铁龙logo,整体看起来比现在在售的车型要精神不少。双色车身加上熏黑行李架,确实有种小钢炮的感觉。
不过有人说车尾像哈弗H1,这点我倒觉得不算缺点,毕竟在这个价位段,能做出个性化设计已经不容易了。你说外观这东西,见仁见智,但至少比那些套娃设计强多了。
内饰方面,10.2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矩形液晶仪表、HUD抬头显示,该有的都有了。但是机械钥匙点火这个配置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现在连五菱缤果都是一键启动。
当然,如果最终定价够低的话,这些小细节用户也能接受。关键是整体的人机交互体验要跟得上,别让人感觉像是在开十年前的车。
技术层面,eC3搭载84kW电机配44kWh磷酸铁锂电池,WLTP续航320km。这个数据怎么说呢,放在2021年还算可以,但现在看确实有点保守。比亚迪海鸥起步就是305km,顶配能到405km,五菱缤果也有333km。
雪铁龙这个320km续航,在同级别里真的没什么优势。不过磷酸铁锂电池在安全性和成本控制上确实有优势,这点倒是符合小型车的定位。
说到竞争对手,eC3面临的压力确实不小。比亚迪海鸥7.38万起,五菱缤果5.98万起,这两个价格摆在那里,雪铁龙eC3想要突围就必须在定价上做文章。海外起售价14800欧元,折合人民币12.3万,如果直接按这个价格引入国内,那基本就是来送人头的。合资品牌的身份在10万以下市场已经不是什么优势了,用户更看重的是实用性和性价比。
从雪铁龙的角度来看,推出eC3确实是个必要的选择。品牌现在在国内的处境大家都知道,传统燃油车卖不动,不转向新能源就真的没机会了。eC3虽然参数不算亮眼,但好歹是个正儿八经的纯电平台产品,设计也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问题是,雪铁龙能给出什么样的定价策略?如果还是按照传统合资品牌的思路来定价,那结果可想而知。
市场环境这块,小型纯电SUV确实还有空间,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年轻用户群体中。320km续航对于城市代步来说够用,关键是要有足够的产品力支撑。eC3如果能在智能化配置、充电便利性这些方面做出差异化,还是有机会分一杯羹的。但前提是定价要够狠,至少要比海鸥便宜才有竞争力。
最后说个现实点的问题:eC3原本就是为新兴市场设计的入门级产品,直接拿到国内这个全球最卷的新能源市场,确实有点”未战先怯”的感觉。不过话说回来,雪铁龙现在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至于能不能成功,还得看最终的产品定价和本土化程度。你觉得如果eC3定价8万左右,会有多少人愿意为这个法系品牌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