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逆流而上
全国财富缩水,江浙逆流而上。
2024年,全国600万资产家庭减少1.4万户,千万资产家庭缩水1.7万户,财富“瘦身潮”席卷全国。
但长三角却成例外:江苏高净值家庭(资产超千万)达12.55万户,浙江虽未公布最新数据,但2022年其百富榜人数(258人)已是江苏(104人)的2.5倍。“全国财富在降温,江浙却在造富赛道踩油门。”
区域均衡反成造富掣肘
江苏以“万亿GDP城市扎堆”著称,2024年苏州GDP超杭州4900亿,连云港GDP是浙江末位丽水的2倍。但财富数据却显反差:江苏高净值家庭数量(12.55万)仅为浙江2022年富裕家庭(55.2万户)的23%。
深层矛盾:
产业依赖症:江苏以制造业立省,但传统工业利润薄、财富集中度低,如常州虽有670户亿万富豪,但多分布于重资产行业,流动性弱。
均衡化的代价:江苏13市GDP差距小,但财富却向苏南倾斜,南通、盐城等苏北城市富人数量不足苏南1/10,区域均衡反成造富掣肘。
民营经济的韧性
浙江:民营经济的“蚂蚁雄兵”。
浙江的造富密码藏在三组数据里:
草根基因:每6个浙江人就有1个大学生,高学历+家族人脉网,催生年入百万家庭。
企业矩阵:54家浙企跻身胡润中国500强,宁波三星医疗、绍兴万丰奥威等隐形冠军,靠新能源与全球化杀出重围。
藏富于民:浙江居民可支配收入最低的丽水(4.7万元),仍超全国45个城市,台州(6.1万元)更是碾压多数省会。
趋势洞察: 浙江富豪的“三高特征”——高学历、高创业率、高产业链控制力,使其在财富波动中更具韧性。农夫山泉钟睒睒虽财富缩水1100亿,仍以3400亿稳坐浙江首富,背后是消费品行业的长期价值逻辑。
南京VS杭州的对决
南京:高净值家庭数位列江苏第二,但财富多集中于国企、科研院所。南京大学、中电科等机构孵化出技术型富豪,但创新转化效率低于市场驱动模式。
杭州:23家企业上榜胡润500强,拼多多黄峥、阿里系“旧富”与智能硬件“新贵”并存。杭州的造富力源于“电商+科技”双引擎,且80%富豪为白手起家。
这个世界会好吗?会的,等通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