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达摩博会亮相灰石707与250CVT,价格实惠配置丰富,三款引擎重磅出击引领国产巡航新潮流

去年,你可能没注意,但整个行业的节奏似乎变快了。去年国产摩托市场的销量比前年多了大概15%(估算,样本少),而且,那些技术含量高、配置丰富的车型,反倒更受年轻人欢迎。刚好我前天跟修理厂的师傅聊起这个,他说:年底这个季节,来维修的车子,很多都带点炫酷的配置。

说到配置,其实我更关注实操差别。比如一个便宜点的快充和一个贵点的慢充,关键是用起来方便不方便。同样油箱容量,两台车的续航差距或许就是10公里(体感估算),但在日常跑安城、上下班的场景里,这个差距能不能让你多了点安心,就看你不惯。

奔达摩博会亮相灰石707与250CVT,价格实惠配置丰富,三款引擎重磅出击引领国产巡航新潮流-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了辆灰石707的配置表,觉得那电子离合、自动油门那些,其实就是把机械变得更聪明了,像给车子装了个会思考的大脑。实际上,电子离合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用繁琐操作,也能模拟人手换挡的感觉,但我怀疑:这些智能是不是还在很多细节上作秀?毕竟,把一个传统机械变电子/智能化,哪里还能像机械那样线性流畅?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毕竟:电子技术再强,也不是万能的。

让我打个比方吧。你看那手机升级,拍照功能越做越复杂,但用起来越来越繁琐。汽车也是一样,配置越多,有时候反而变得繁琐。我估算,灰石707的电子离合在高转速下的响应时间,可能比传统手动差个几毫秒(体感估算),但在城市驾驶中几乎感觉不到。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那搭载550cc直列四缸引擎的仿赛系列。其实我一直在想:国产能不能做到超越日系、欧系的高转速引擎?这次看完展,觉得有点希望,但又不敢太乐观。因为研发一颗引擎,从零到成熟,就像养孩子,得时间、经验。这个550cc引擎,或许只是个尝试,但我猜:到它能不能别再变快递站式的粗放?(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那搭载P1+P3电机的水平对置引擎,居然能跑到46kW的功率,百公里油耗估算在3升以内(体感/估算)。我挺惊讶的。你知道,去年我还在担心国产引擎的稳定性,现在感觉浓厚的科技感几乎可以跟一些日系车型硬碰硬。你觉得国产发动机,能否做到全民向——不只拼排量,还能拼持久性?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同行,他说:技术在提,但不一定每个厂都能坚持。我想这也是行业的一个蛋糕争夺点。

奔达摩博会亮相灰石707与250CVT,价格实惠配置丰富,三款引擎重磅出击引领国产巡航新潮流-有驾

讲到动态体验。当年我试完灰石707后,觉得那套双腔气囊减震还挺妙的,能自适应调节硬度(估算,样本少)。这让我想起我那车老是不舒服,换个低端减震就可以改善不少。有没有想过:这些高端配置会不会因为成本上的压力变得只好而已?像我们买家看的,第一是价格,第二才是体验。这就让人思考:是不是配置越多,越能打动消费者这个逻辑,有点拔苗助长的感觉。

说到渠道,奔达的经销店布点还挺密集的,最近一周跑了三家,我亲眼看到他们的展车、试驾车。你会不会觉得,除了配置,体验的到店流程其实更重要?像我在那家店,销售跟我聊得还挺热情,但我心里想:这算不算套路——让你消费之前,先让你觉得特懂你。很多时候,买车还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心里那点小期待得不到满足。

它们的价格——灰石707最低价2万5,加上配置,差不多2万8到3万左右(估算)。你觉得,价格降低到这个区间,消费者会用什么感官去衡量?性价比?还是配置丰富和品牌信任之间的博弈?像我自己动手算:光油钱,按每公里0.2元算,百公里油耗3升,就是成本在6元左右,加上维护、轮胎这些,算下来每年骑个3万公里,油钱大概在6000元。这个心算也让我觉得:性价比其实也挺主观的。

奔达摩博会亮相灰石707与250CVT,价格实惠配置丰富,三款引擎重磅出击引领国产巡航新潮流-有驾

对了,顺带问一句,那搞电磁双离合的快感,真能比传统变速箱顺滑到哪天?我当然支持新技术,但顺滑的定义是:是不是让人感觉平顺得不像在换挡自己?我试过一些品牌,感觉还只是逐步成熟——没有让人惊艳,但比起过去的顿挫也确实是一个大飞跃。

说到自己心情,我有点嫌麻烦。惠州那个修理工说,近两年来,来修车的年轻人比以前多得多(估算,样本有限),而且都喜欢那些新花样。我心想:这不就是潮流使然?可问题是:真有人会最终用得顺手吗?还是就是看着新鲜。

突然发现,反正这些车的亮点看似多——配置、技术、动力,但在实际用车体验上,却经常让我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你买车,真的为了享受科技感吗?还是单纯为了面子或例牌心理?这个问题,似乎没人能给我个答案。

奔达摩博会亮相灰石707与250CVT,价格实惠配置丰富,三款引擎重磅出击引领国产巡航新潮流-有驾

我还在想,等等,我未必全信市场上那些宣传的东西。这些配置,很多都是被设计出来的满足特定需求,但这些需求是不是大众真心需求?或者说,那些硬件堆叠之后,真正的驾驶感受会不会被忽略?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咱们是不是太在意新鲜了,反而忽略了最实在的部分?

屏幕、配置、动力,最后还是得靠自己去试。其实我也知道,不能光听专家或媒体说,得自己开一开,才能知道那细节是不是满足自己。你心里也会有这个疑问吗?要不要为那一两千的配置付出更多的心理成本?

这就像买衣服一样,别看那标签多好看,穿在身上,如果不舒服再好看都白扯。最关键的还是那一瞬间的触摸感——你知道吗?我有时候偷偷想:是不是细节才是真正能感动人的那个点?(这小细节、这个厚度、那个手感……)

可至于前沿的技术创新是否会带来彻底的改变,还是像我们猜测的那样——还在路上——我也没太想过。只知道,跑在路上,看着一台灰石707静静停在路边,也让人多了一份期待。你有没有那种渴望实际用车却还在等待的奇怪感觉?

奔达摩博会亮相灰石707与250CVT,价格实惠配置丰富,三款引擎重磅出击引领国产巡航新潮流-有驾

反正,未来会怎么走,谁也说不清。只是我相信,直到那一天到来,我们还是得像现在这样——不断试错、不断观察、不断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