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标志着超充时代加速落地。那么,这份文件的核心要点有哪些?又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超充建设加速,重点场景先行
《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力争超过10万台。这无疑是对超充建设的强力推动。而重点场景,则是高速公路服务区。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期,高速公路充电桩“一桩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功率充电设施的改造将有效缓解用户里程焦虑,提升出行体验。
车企开放充电网络,打破壁垒
近年来,不少车企纷纷推出800V高压平台车型,并自建充电网络。然而,这种各自为战的模式也带来了重复建设的问题。为此,《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的大功率充电设施网络,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打破壁垒,实现资源共享。
电动重卡专用超充,需求旺盛
除了乘用车,电动重卡等车型对大功率充电设施的需求更为旺盛。《通知》要求,积极布局公交、物流、中重型货运等专用大功率充电设施,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已经推出针对重卡的快充及超充桩,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支持力度大,鼓励长期经营
为了推动超充建设,《通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包括加大用地、供电、财政、金融等配套政策供给,鼓励给予充电场站10年以上租赁期限,引导企业长期稳定经营。此外,还将鼓励研究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补贴激励机制,通过地方专项债券等方式支持项目建设。
推动桩网融合,实现良性互动
大功率充电设施的建设,也引发了业内人士对电网冲击的担忧。对此,《通知》要求,电网企业分层分级评估电网对大功率充电设施接入能力,建立大功率充电场站与配电网高效互动机制,因地制宜配建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通过接入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充电运营企业可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需求响应,促进电动汽车高水平消纳清洁能源。
技术创新驱动,单枪兆瓦级充电未来可期
《通知》还强调,要持续推动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核心器件国产化替代,推动充电产业链整体升级。面向电动重卡、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大容量、高倍率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比亚迪、华为、极氪、宁德时代等企业已经加入到兆瓦级超充的军备竞赛中,未来可期。
结语
《通知》的发布,为超充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政策落地、产业协同推进,大功率充电设施将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场景,一场重塑产业生态的变革正加速到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