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特斯拉",如今却成了造车新势力中的"反面教材"。 这个曾经让宝马i8之父和英菲尼迪高管联手打造的品牌,现在连工厂电费都交不起,真是让人唏嘘。
还记得2019年CES展上那辆惊艳全场的拜腾M-Byte吗?那块48英寸的大屏让多少人直呼"真香"。 当时谁又能想到,这个被一汽、宁德时代、腾讯等大佬疯狂砸钱的品牌,最后会落得如此下场? 说来可笑,这家公司最擅长的不是造车,而是"烧钱"。
北美团队半年吃掉700万美元零食,高管们穿着法国定制西装,用着千元一张的名片,坐着波音787满世界飞。 相比之下,南京工厂的工人们深夜加班只能吃泡面,出差还得自己垫钱。
这差距,简直比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差距还大! 最离谱的是整车控制器开发。
行业合理价格500万的项目,他们硬是花了9800万外包给博世。 结果呢?50辆样车试驾时频频熄火,直接把潜在客户都吓跑了。
这操作,你说气不气人? 2020年那会儿,拜腾连电费都交不起了。 宁德时代果断断供,博世冻结项目,佛吉亚撤走生产线。
供应商们排队要债,高管们却玩起了集体消失。 这场景,像极了某些P2P暴雷时的画面。
富士康后来还想当"接盘侠",结果合作半年就撤了。 现在拜腾的南京工厂被政府收回,母公司上了失信名单。
那些曾经惊艳的专利技术,现在就像二手市场上的零件一样被四处转卖。 有人说这是市场竞争太激烈导致的。
但仔细想想,造车这事光靠烧钱能行吗?没有核心技术,没有靠谱团队,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么造啊! 看看人家特斯拉,虽然也经历过产能地狱,但至少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这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创业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炫富比赛。 脚踏实地做产品,真心实意对员工,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正道。
你觉得呢?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最近某新势力车企也在疯狂烧钱搞营销。 不知道他们看到拜腾的下场,会不会后背发凉?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是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