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运从7月1日开始,到8月23日结束,全国铁路送了8.23亿人次,比去年多6.4%,每天平均1523万。国家铁路集团说这是恢复常态化后的首次大规模客流测试,主要是学生放假和旅游高峰期叠加。
为了应对人多,铁路在原有列车安排上加开了临时客车。像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这些线路都按最高标准运行。新修的渝厦高铁重庆到黔江段也派上用场,开通后客流明显增加。车站每天监控12306订票数据,热门方向就多开列车,冷门的就减少班次。
郑州那边靠着"米"字形高铁网优势,把京广、济郑这些线的高铁跑得跟公交似的,基本半小时一趟。成都和贵阳电力部门合作检查了贵南、贵广高铁沿线电路,保证火车供电稳定。宜春站和景区合作,从车站到明月山景点的公交班次加密了,游客不用再打车绕路。
但有些地方还是出问题。比如沪昆高铁部分车站高峰期人太多,检票时候排队特别慢,有乘客说等了半小时才上车。工作人员解释说是因为临时增加的列车班次太多,站台设施跟不上。铁路研究院的专家提到,当前应急运力只达到理论最佳值的75%,还有提升空间。
8月份扬州东站拍的照片里能看到站台上人挤人,徐州东站检票口也排起长队。郑州局用了新技术,高铁线路故障时能在15分钟内换备用路线,比过去快不少。南昌那边的景区班车和车站对接后,投诉量少了,有游客说现在去明月山方便多了。
听说明年暑运可能再创新高,铁路部门已经在研究新办法。北斗定位系统可能用来优化列车调度,长三角还计划和民航合作搞联程票积分。虽然现在偶尔还会遇到排长队,但比起三年前疫情刚结束的时候已经好多了。
数据显示Z世代(95后00后)买票比例涨到四成,他们大多用手机直接订票,很少提前很久抢票。12306系统现在能自动识别恶意刷票,拦截了380万次非正常购票。成都到重庆的高铁特别火,3小时经济圈让周末跨市玩成了常态。
铁路部门说这些都是临时措施,长远打算还要继续建新线、加密班次。现在高铁票价没涨,但热门车次票子确实难买,有些人只能选红眼车或者绕道。车站工作人员经常提醒提前两小时到,免得赶不上车。
总的来说,今年暑运比往年热闹,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铁路部门还在想办法,明年可能会更顺畅。现在乘客们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顺利买到票,别耽误行程,别的倒是其次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