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入局增程战场,三排座不是万能钥匙

小米增程SUV谍照背后:续航1500公里的车,填不满产能的坑

背叛纯电信仰?小米增程车是自救还是自嗨

理想问界冷笑:小米增程SUV拿什么卷家庭市场

对标问界M9的增程SUV,小米先过了产能这关

谍照背后:参数赢不了理想的小米增程车

1500公里续航救不了9个月交车期

小米入局增程战场,三排座不是万能钥匙-有驾

就在上周的行业论坛上,某车企高管脱口而出的“增程是伪技术”引起全场窃笑——中国每卖出4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增程式,2024年118万销量同比增长78.7%。当小米偷偷把内部代号“昆仑”的增程SUV伪装车塞进运输板车时,雷军团队正在用行动打脸自己去年“数年不做增程车”的宣言。

小米入局增程战场,三排座不是万能钥匙-有驾

这个战略急转弯背后藏着张血淋淋的用户调研单:小米发现72%的SU7意向客户因充电问题放弃购买。更刺痛的是隔壁理想汽车靠增程车型单月交付破5万,问界M9改款两小时大定订单破万。看着中汽协统计里25万元以上增程车占比超60%的蛋糕,曾被互联网思维洗礼的小米终究向油箱低了头。

小米入局增程战场,三排座不是万能钥匙-有驾

新车规划看似气势如虹。网传车长超5.2米,三排座布局,激光雷达配双目摄像头提供双智驾方案,澎湃OS系统还带联动米家生态的独门绝技。最耀眼的1500公里综合续航参数,直接碾压理想L9的1315公里和问界M9的1402公里。社交媒体吹风称起售价或定29.99万,比46.98万的问界M9便宜近二十万。

小米入局增程战场,三排座不是万能钥匙-有驾

但谍照裹得再严实也遮不住三大硬伤

车长尺寸成了第一道封印。理想L9用5320毫米的车身才勉强容下三排舒适空间,小米要在5.2米级车长塞进同样配置?工程界流传的“每缩短10厘米座椅薄1厘米”魔咒不是玩笑。问界M9第三排实测膝部空间35厘米的成绩珠玉在前,小米若牺牲乘坐体验换参数指标,只会让二胎家庭用户想起绿皮火车的硬座回忆。

小米入局增程战场,三排座不是万能钥匙-有驾

产线混乱更让交付前景蒙尘。小米现有车型堪称零部件“孤岛”,YU7与SU7同平台却有90%零件不通用。现实比这更荒诞:二期工厂刚投产就要伺候三款车,YU7车主还在社交平台晒着显示“预计等待52周”的订单截图。网友@车轮哥晒过的小米工厂实拍视频里,工段长私下吐槽产线上同时流转五种底盘支架的混乱场面。

小米入局增程战场,三排座不是万能钥匙-有驾

最大的悖论在于错位竞争。汽车媒体实测显示,当理想L9的二排通风按摩同时唤醒时,控制指令响应需2.3秒。小米引以为傲的智能座舱联动智能家电,是否想过奶爸此时更需要物理按键快速关闭孩子踢到的车窗?业内分析师张鹏走访30组家庭用户后发现,新能源车主最需要的其实是县级市的维修点覆盖。

小米入局增程战场,三排座不是万能钥匙-有驾

战场另一端早已森严壁垒。理想汽车全国542家零售中心里,254家专门设置了儿童游乐区;问界背靠华为的2000+服务网点实现地级市全覆盖;就连年销不过15万的领克,也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铺了快充站。小米至今没公布售后网络建设规划,用户却在论坛分享着真实故事:河南郑州的小米SU7车主张先生因配件缺货被迫等待三周,这段经历被做成的短视频已有40万播放。

小米入局增程战场,三排座不是万能钥匙-有驾

价格战更是精心编织的捕兽夹。网传29.99万定价看似凶悍,实则问界M7优惠后进入25万区间;理想L8官降2.8万后门槛低至31.6万。小米若为保住定价竞争力而偷工减料,汽车之家拆解栏目曾暴露某新势力品牌用硬塑料冒充皮革的丑闻,就是现成的教训样本。

小米入局增程战场,三排座不是万能钥匙-有驾

回看那组被疯狂转发的运输板车谍照,裹得最严实的那辆车或许正是小米自己的困局:当互联网思维撞上汽车制造业的铁律,PPT里的参数再漂亮,也不如装配线上少拧松一颗螺丝来得实在。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