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这公司,真挺有意思。
外头吵吵嚷嚷说谁谁新能源多厉害,销量破几百万,市值涨上天。可你看奇瑞,不声不响,一年赚了4800亿,卖出去114万辆车,全是出口的。
就这一条,把比亚迪都甩在后头。
比亚迪卖得多是没错,总销量四百多万台,营收七千多亿,听着吓人。但你掰手指头算算,它出口才四十多万台,连奇瑞的一半都没有。
人家在海外闷头数钱的时候,我们还在国内为谁续航更长、谁智驾更牛掰吵个不停。
奇瑞不是新面孔,1997年就在芜湖那疙瘩起家了。一间破厂房,几个老师傅,愣是把车造出来了。现在呢,世界500强里有名字了。
但它从来不吹自己。没有发布会,不搞直播带货,也不请明星站台。尹同跃这老板,话少,做事狠。
二十年前,没人想到国产车能卖到国外去。结果一个叙利亚商人,在北京街头看见奇瑞风云,眼睛一亮,追着跑到芜湖,非要进货。
尹同跃一拍脑袋,发了十二辆车试试。没想到那边抢疯了,修车铺子门口天天排长队,都是来看这中国车到底结实不结实的。
2003年,奇瑞立马成立国际部,专攻海外市场。比上汽还早五年动身。
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现在它的车跑在八十多个国家,用户一千二百多万,海外建了十个生产基地,卖出去的车一半以上都在国外。
这不是运气,是早就想好了要往外冲。
关键是,它不光卖车,还让人觉得你是来帮忙的。
2023年,砸四亿美元去阿根廷建厂。当地工人有了活干,配件厂跟着开工,整条链子活了。
2024年又跟西班牙EBRO联手。那家公司早被日产收了,烂尾多年,厂房空着生锈。奇瑞一来,翻新设备,招人上岗,一千个岗位直接安排上。
欧洲人都看傻了,说这是第一个在欧洲有整车厂的中国品牌。
不止建厂,服务也跟上。海外一千五百多个网点,换机油、修刹车,家门口就能搞定。
你说便宜吧,它也不靠低价拼。它是让当地人信得过。
南美山路陡,它就把发动机调猛一点,爬坡不喘气。
中东风沙大,车门密封做得死紧,沙子吹不进。
俄罗斯冬天零下三十度,别的车打不着火,奇瑞一脚启动,暖气立马上来。
网上有个视频,一个两百斤的大汉站车门上跳,门都没凹。
还有次测试,星途揽月从三十五米斜坡滚下来,翻七八圈,车身骨架没断,气囊全开,人坐里面还能自己开门出来。
最离谱的是小蚂蚁,那小车看着像玩具,结果顶起七吨多重的坦克,底盘都没裂。
这种事传开了,口碑就立住了。
俄罗斯人认它,销量只比伏尔加差一点。
巴西市场,瑞虎8一年卖两万七千多台,冲进前十。有人开着宝马去换,图个皮实耐用。
反观比亚迪,新能源确实猛,但出海慢了一步。工厂没几个,本地化跟不上,出口量卡在那儿上不去。
王传福自己都说,得向奇瑞学全球化。
可这东西学不来。
你十年没扎根,现在砸钱也补不回来。
奇瑞的麻烦也不是没有。
美国从九月开始,对中国车加税到百分之一百,软件硬件还不准用中俄的东西。
欧洲也搞五年反补贴税,明摆着不让进。
现在它主攻的地方还是俄罗斯、巴西这些地方,卖的大多是十来万的燃油车,利润薄,天花板低。
国内更卷,新能源铺天盖地,油车再耐造也没人提。
奇瑞知道不能等,赶紧转身。
跟华为搭伙搞智界,推高端新能源线叫星纪元。
尹同跃自己亲自开车直播,一口气开四个小时,就为了证明“我们的电车也能跑长途”。
还想上市,这时候最怕出岔子。
一边守着海外打下的江山,一边拼命追新能源的尾巴。
就像尹同跃说的,咱们是在高速上跑着,蹲下来系了个鞋带。
现在鞋带系好了。
能不能换上新能源这双新鞋,接着往前冲,就看接下来这几步踩得稳不稳。
说实话,我挺佩服这种企业的。
不喊口号,不蹭热点,别人玩概念的时候,它在海外一个国家一个国家谈合同,一家店一家店建服务点。
它不是突然冒出来的黑马,是默默走了二十年的长跑选手。
有些人总觉得出海就是低价倾销,其实不是。
你能创造就业,带动产业,解决实际问题,人家才会真心欢迎你。
奇瑞做到了。
它可能永远不会成为话题中心,也不会天天上热搜。
但当你在国外看到一辆中国车稳稳开过街头,车上坐着当地人,车身上贴着“CHERY”,你会觉得,这牌子,有点意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