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路,相信不少朋友都遇到过这么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时刻:您正从匝道准备汇入车流滚滚的高速公路或者高架桥。
一开始路面宽阔,心情舒畅,可往前开,加速车道越来越窄,眼看就要没路了,旁边的车道上却是一辆接一辆的汽车,风驰电掣,丝毫没有要让一脚的意思。
这时候,手心里的汗就下来了,心里直打鼓:这可怎么办?
是硬着头皮往里挤,还是干脆一脚刹车停在原地?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困扰了无数新手司机,甚至一些老司机有时也会感到头疼。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个事儿里里外外说清楚,让大家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有底,操作不慌。
首先,咱们得在心里明确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交通规则,这个规则可能听起来有点不近人情,但却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基石。
那就是,从匝道进入主路的车辆,有义务避让主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
咱们国家的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里写得清清楚楚,汇入车辆不能影响主路车辆的正常行驶。
换句话说,主路上的车,没有法定义务必须踩刹车或者变道来让你。
理解了这一点,咱们的心态就能先平和下来。
这不是人家素质高低的问题,而是路权优先级的规定。
您是“后来者”,人家是“原住民”,您想加入这个车流,就得找个合适的时机,不能强行闯入。
如果因为您强行并线发生了刮蹭或者更严重的事故,那么责任划分会非常明确,基本上就是您这位并线车辆的全责。
所以,千万别带着情绪开车,觉得别人不让你就是故意欺负你,安全第一,规则至上。
弄明白了路权的问题,接下来咱们就得聊聊那个关键的通道——加速车道。
很多人对这条车道有个天大的误解,以为它就是个长长的引子,可以慢悠悠地开,一边开一边像找停车位一样找空隙。
这就大错特错了。
您听这名字,“加速车道”,它的核心功能就一个字:“加”。
它的设计目的,就是在有限的距离内,让您的车速从进入匝道时的四五十公里每小时,迅速提升到和主路车辆差不多的水平,比如一百公里每小时左右。
您想想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主路上的车队正以一百公里的时速巡航,您开个六十公里就想往里并,那您在别人眼里是什么?
是一个突然出现的、速度极慢的移动障碍物。
您后面的车为了不撞上您,只能一脚急刹车,他一刹车,他后面的车也得跟着急刹,很容易就造成一连串的追尾事故。
或者,他为了躲您,猛地向左打一把方向盘,要是左边车道正好有车,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您在主路上开得好好的,旁边冷不丁地以慢得多的速度挤进来一辆车,您是不是也得心里一紧,嘴里可能还会抱怨两句?
所以,从您驶入加速车道的那一刻起,只要前方安全,您的首要任务就是深踩油门,把速度提起来。
当您的速度和主路车辆的速度相差无几时,您和他们就处于同一个“对话频道”了。
这时候并线,对后车的影响会降到最低,他可能只需要稍微收一下油门,甚至什么都不用做,您就能像一条鱼一样顺滑地汇入车流,这才是最安全、最高效的方式。
有数据显示,高速公路匝道口的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汇入车辆车速过慢,与主路车辆形成了巨大的速度差而导致的。
所以,请记住,在加速车道上,果断地加速不是鲁莽,而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正确操作。
当然,理论说起来容易,实际情况千变万化。
就算您把油门踩到底了,也可能真的就碰上了那种密不透风的车流,眼瞅着加速车道就要到头了,可旁边还是找不到一个能容下您车身的空当。
这时候,真正的考验来了,咱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
第一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主路车流量大,但车速不算特别快,大概在每小时八十到一百公里之间。
这时候,您在加速车道上应该也已经把速度提到了差不多的水平。
您要做的,就和在普通城市道路上变道一样。
首先,提前打亮您的左转向灯,这是在用灯光语言告诉后方的车辆:“嘿,哥们儿,我准备要进来了。”然后,通过左后视镜和车内后视镜,仔细观察后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
找一个相对安全,距离您比较远的空隙,或者判断后方车辆没有明显加速意图,然后就果断而平稳地切进去。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点,成功并入车道后,千万不要马上松油门减速,感觉像是松了一口气。
您得继续保持或者稍微提速,让自己完全融入车流的节奏中去,否则您一减速,刚刚为您留出空间的后车可能就来不及反应,直接追尾上来,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种情况,难度比较大:主路车流不仅密集,而且车速飞快,大家基本都顶着限速在跑,比如一百二十公里每小时。
您从后视镜里看过去,感觉车子都是“嗖嗖”地飞过,根本找不到机会。
这时候,如果您加速车道的路面所剩无几,千万不要头脑一热,试图在巨大的速度差下强行“塞”进去,那无异于把自己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此刻最理智、也是最安全的选择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速,并在加速车道的尽头、靠近应急车道的地方停下来等待。
是的,您没看错,是停车。
很多人会觉得高速上停车太危险了,但相较于“自杀式”的并线,一个静止的目标对于后方来车来说是明确和可预判的。
您需要做的就是打着左转向灯,耐心等待。
高速上的车流通常是一阵一阵的,就像波浪一样。
可能您眼前的这一波车队过去了,后面就会出现一大段空旷的路面。
等待的这几十秒甚至一两分钟,是为了换来一次绝对安全的汇入机会,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等车流稀疏后,您再重新起步,加速,就能从容地进入主路了。
第三种情况,比较特殊:主路因为前方有事故或者车流量太大,已经开始堵车了,变成了走走停停的状态。
这个时候,之前“主路优先”的规则就不再适用了。
取而代-之的,是“交替通行”原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链式”通行。
简单说,就是主路的车走一辆,匝道的车就可以跟进去一辆,大家轮流着来。
如果这时候主路上的车辆还紧跟前车,一点空间都不留给您,那从规则和公德上讲,就是他们的不对了。
您可以在打好转向灯的前提下,慢慢地、试探性地将车头向主路靠拢,用您的车身姿态清晰地表达您要并线的意图。
通常情况下,只要您表现得足够清晰和礼貌,总会有一位司机愿意稍微放慢一点,让您进来。
最后,想说一点驾驶经验,那就是预判远比反应更重要。
在您即将进入加速车道的时候,就应该下意识地用眼角余光去观察主路上的车流情况。
如果发现主路车辆连成了线,那您就在匝道上稍微控制一下车速,给自己留出更长的加速距离和观察时间。
如果发现主路上一片开阔,那就别犹豫,赶紧踩油门,抓住这转瞬即逝的好时机。
并线的时候,姿态要坚决,打了转向灯,速度也提上来了,就要让别人感觉到您是真的要进来了。
您越是犹豫不决,在车道线旁边来回晃悠,主路上的司机越不敢让您,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您下一步想干什么,一个不可预测的驾驶行为才是最危险的。
当然,坚决不等于鲁莽,如果后车司机明显没有让您的意思,甚至还在加速,那您就必须放弃这次机会,让他先过,安全永远是开车的第一准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