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的任女士,为了工作需要,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学车的征程。
这本该是充满希望的旅程,却因为一位教练的粗暴和驾校管理的混乱,变得充满辛酸。
她就像《红楼梦》中勇于追求自由的宝钗,渴望拥有驾照这把开启人生新篇章的钥匙,却遭遇了现实的重重阻碍。
报名费3200元交齐,科目一考试顺利通过,本以为万事俱备,却在科目二考试中两次铩羽而归。
原因很简单:练习时间严重不足!
教练所谓的“安排练习”,实际上只是草草地进行了两次训练,便仓促地将她送上了考场。
这如同古代科举考试中,那些未经充分准备便匆忙应试的士子,最终只能落榜,黯然神伤。
第一次练车,教练随意指派了一位教练,这就算了。
然而,第二次练车,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离合器操作不熟练,教练毫不留情地斥责她:“一群这么笨的人学什么车啊!” 这尖锐的指责,如同利剑般刺痛了任女士的心,她多年来积攒的自信与耐心,瞬间崩塌。
她本期待的是专业的指导和循循善诱,得到的却是无情的嘲讽和羞辱。
这让她想起李清照词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愤懑。
更令人气愤的是,驾校的学时记录显示,任女士的科目二学时已“完成”,足足842分钟,超出规定。
但她明确表示,根本没有练习过那么长时间!
这无疑是驾校在玩弄数字游戏,赤裸裸的欺诈行为。
这就好比《水浒传》中那些贪官污吏,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欺骗百姓,令人不齿。
第二次练车,预约好的时间,教练却以“有事”为由爽约,任女士无奈之下,只能自己寻找其他教练。
然而,这位教练的态度同样恶劣,抱怨她操作不当会损坏车辆。
这接连不断的打击,让任女士感到身心俱疲,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无处申诉。
驾校负责人起初矢口否认收取过任女士的学费,将责任推卸给教练,称其私自招生。
直到后来,才承认教练确实收取了学费,并将学籍在不同驾校之间辗转腾挪。
这复杂的流程和推诿扯皮,如同古代官场中那些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令人叹为观止。
最终,驾校负责人勉强同意退还1500元。
这笔钱,能弥补任女士遭受的委屈和损失吗?
显然不能。
但这件事情,却暴露出许多驾校管理的混乱和教练职业道德的缺失。
他们把学车当作赚钱的工具,而非一项需要认真负责的服务。
任女士的遭遇,不仅仅是个体事件,也反映出当前一些驾校存在的诸多问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维护学员的合法权益,让更多人能够拥有一个安全、公正、高效的学车环境。
也希望任女士能够早日克服困境,顺利拿到驾照,实现自己的梦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