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T+四驱从26万狂跌至17万,国产新能源:就这?

当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本田冠道——这款曾叫板汉兰达的中型燃油SUV,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从巅峰时期的月销近万台,到如今单月销量不足500辆,其终端降价幅度高达6.8万仍难挽颓势。这台曾经的“日系王牌”,究竟被谁逼入绝境?

2.0T+四驱从26万狂跌至17万,国产新能源:就这?-有驾

一、价格与定位的致命悖论47

冠道2.0T车型曾以26.98万起售价对标豪华品牌,但本田作为经济型品牌的基因难以支撑高端溢价。如今终端价格虽降至17万区间,却陷入“降价即自毁品牌”的怪圈:

  • 品牌力透支:消费者对“20万级本田”的认知根深蒂固,降价反而引发“质量缩水”的质疑;

  • 竞品夹击:比亚迪唐DM-i(17.98万起)、零跑C16(15.58万起)等新能源车型,以更低价格提供更大空间、更强智能配置,直接瓦解冠道的性价比优势;

  • 错位竞争:汉兰达通过混动技术维持高价形象,而冠道既无新能源标签,又失去燃油车“保值神话”,陷入两头不讨好的窘境。

2.0T+四驱从26万狂跌至17万,国产新能源:就这?-有驾

二、技术困局:燃油时代的“遗产”与“包袱”25

冠道的动力系统曾是最大卖点,如今却成为桎梏:

  • 1.5T信任危机:机油增多、乳化问题长期未解决,193马力推动1.8吨车身更显“小马拉大车”;

  • 2.0T+9AT的尴尬:采埃孚9AT变速箱匹配不佳,低速顿挫频发,实测油耗超10L/百公里,在混动时代毫无竞争力;

  • 智能化缺失:中控屏仅8英寸,缺乏高阶智驾功能,对比理想L6的双15.7英寸屏、零跑C16的激光雷达,宛如“功能机对阵智能机”。

2.0T+四驱从26万狂跌至17万,国产新能源:就这?-有驾

三、设计争议:个性与实用的失衡28

冠道的溜背造型曾引领风潮,却因过度追求差异化埋下隐患:

  • 空间悖论:2820mm轴距本可布局7座,却坚持大五座策略,导致家庭用户流向MPV市场;

  • 造型两极分化:下沉式车顶压缩后排头部空间,年轻群体嫌其“老气”,中年用户又觉“浮夸”;

  • 换代停滞:2023款仍沿用2016年平台,内饰木纹饰板、物理按键等设计被嘲讽为“古董级审美”。

2.0T+四驱从26万狂跌至17万,国产新能源:就这?-有驾

四、新能源绞杀:降维打击下的生存危机36

国产新能源车型以“技术代差”碾压冠道的传统优势:

2.0T+四驱从26万狂跌至17万,国产新能源:就这?-有驾

数据对比显示,新能源车型以更低使用成本、更强性能、更高智能化水平,彻底改写市场竞争规则。

2.0T+四驱从26万狂跌至17万,国产新能源:就这?-有驾

五、出路何在?燃油车最后的自救尝试

面对销量崩塌,冠道需在“体面退场”与“绝地反击”间抉择:

  • 技术焕新:引入e:HEV混动系统替代1.5T发动机,缓解动力与油耗矛盾;

  • 配置升级: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升级12.3英寸中控屏,补齐智能化短板;

  • 精准营销:聚焦“静谧性王牌”(多层隔音玻璃+主动降噪)和“大五座舒适性”,差异化对抗7座SUV;

  • 价格重塑:将2.0T车型定价锚定18万以下,与CR-V形成阶梯布局,避免内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