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天河4S店蹲了三个下午,5.19万起的帝豪展车被试坐387次,隔壁合资展厅的销售全在刷抖音
周六下午两点半,天河区某汽车城。帝豪的展车副驾驶门把手上有明显的手印,销售拿抹布擦了又擦。我数了下,一个小时内过来开门坐进去摸方向盘的有23个人。转身看隔壁那家开了十几年的合资店,三台展车一尘不染,两个销售坐在玻璃房里低头刷手机,偶尔抬头看一眼门口。
这场景搁五年前,根本不可能出现。
朋友老张在4S店干了八年,上个月请我喝酒。他说2019年进店客户十个有七个张口就问“卡罗拉有现车吗”“轩逸能便宜多少”,现在反过来了,“帝豪还能再谈吗”“这配置比思域怎么样”。订单量的变化更直接——他们店去年同期一个月能卖120多台合资车,今年8月交了17台。
我不太懂那些复杂的市场分析,但数字不会骗人。
帝豪这车,以前就是个工具属性。能跑,省油,小毛病少,五六万买个代步车。现在翻开配置表,发现吉利好像玩了点花活儿。
前脸那十几根竖条格栅配LED灯带,晚上点亮之后确实有些气势。车身侧面腰线处理得还算利落,4638毫米的长度停在路边不显寒酸。倒是那个17英寸轮毂,花纹设计得挺用心,据说灵感来自什么凤凰羽翼,反正看着比以前顺眼。
拉开车门坐进去,内饰用料比我想的扎实。手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材质,不是那种一戳一个坑的海绵,稍微有点韧性。双屏设计现在烂大街了,但这套车机系统反应速度还行,点击导航到显示路线大概半秒左右,比我之前试过的某款自主品牌快不少。那个三指飞屏倒是新鲜,中控屏的地图能甩到仪表盘上,操作两下挺好玩,实际用处嘛…开车时候估计也没空玩这些。
动力账面上是1.5D发动机,93千瓦152牛米,数据看着挺保守。但据说用了350bar高压直喷技术,我也不太懂这玩意儿原理,反正宣传说能降低油耗。老张有个客户提车后专门测过,市区早晚高峰走走停停,油耗6.5升左右;跑高速定速巡航120,能压到5升出头。45升油箱加满,理论上能跑七八百公里,这个数据在同价位里确实不差。
听内部消息说新款要上1.5T版本,181匹马配7速双离合,零百加速8.5秒。这性能数据放十年前,得十几万的合资车才有。当然,真买这价位车的人,多半看重的还是油耗和故障率,加速能力够超个车就行。
底盘用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很常规的组合。车身刚性数据写着2万牛米每度,这种参数我搞不清楚实际意义,得真开起来才知道。倒是那个540度透明底盘挺实用,尤其在老小区窄路或者狭窄车位,能看清四个轮子和车底情况,对新手友好。我媳妇就是典型的“距离盲”,每次停车都得下来看三遍,有这功能估计能省不少事儿。
空间表现中规中矩。2650毫米轴距,我1米76坐后排,腿部还有两拳多,不算宽敞但够用。地板做平了是个加分项,以前帝豪后排中间那个凸起,坐三个成年人中间那位膝盖都没地方放。新款据说轴距加到2755,后排应该会更舒服些。26处储物空间这个数字挺唬人,实际常用的也就门板、中央扶手箱、手套箱那几个位置,不过门板确实设计得深,能塞好几瓶矿泉水和杂物。
价格是最直接的冲击。
目前优惠完落地大概5万出头,这预算以前只能买飞度、Polo这种小车的低配版本。现在能拿下紧凑级轿车,双屏、倒车影像、自动空调、车身稳定系统全给你配上。难怪合资品牌销售压力大,同样的钱,尺寸小一圈配置少一半,怎么跟人竞争?
老张说他们店现在每天开早会,领导反复强调要突出“品牌价值”和“保值率”,但站在展厅里,看着客户在帝豪和自家车之间反复对比配置表,他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买车的人越来越理性,嘴上说在乎品牌,掏钱的时候还是看配置和价格。
当然这车也不是十全十美。可靠性需要时间验证,吉利虽然这几年进步明显,但毕竟底子薄,长期耐用性和二手车保值率还是得打个问号。不过话说回来,5万多的车开五六年,就算卖不上价,心理落差也不至于太大。
去看车那天,隔壁展厅一个销售端着咖啡走过来,跟老张聊了两句。他说以前客户进门第一句都是“你们是大品牌,质量肯定没问题”,现在变成“你这配置凭什么比国产贵两万”。说完苦笑着回去了,展厅里依然安静。
帝豪那边又来了两拨客户,销售忙着介绍配置,试驾车钥匙在桌上摆了四把。
我没坐老张的车回去,走到停车场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玻璃幕墙后面,两个世界的冷热对比,挺有意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