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派越野+乾崑智驾:猛士M817如何重新定义新能源越野车?
开篇:新能源越野的技术困局与市场突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新能源硬派越野车销量同比增长67,但用户投诉中越野性能与续航矛盾占比高达38。一边是消费者对传统燃油越野车可靠性的执念,另一边是电动化浪潮下的技术革新需求——猛士M817的横空出世,正试图用硬核越野架构+乾崑智驾ADS 3.0的组合拳破解这一困局。作为首款搭载华为最新智驾系统的硬派越野车,它能否在32.99万起的预售区间内,真正实现带电翻山越岭?我们通过独家试驾与技术拆解,揭开答案。
一、技术解析:从机械硬核到数字智能的双重进化
1. 越野性能:24种地狱级路况实测
在猛士科技园的极限测试场,M817展现了传统越野车难以企及的精准控制力。面对40度侧坡,其搭载的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实时调整四轮动力分配,车身倾斜时仍保持稳定姿态;60cm交叉轴测试中,空气悬架主动抬升80mm,配合电机瞬时爆发的1200Nm扭矩,仅用3.2秒便完成脱困。更颠覆的是900mm涉水深度——传统燃油车需手动切换进气模式,而M817通过电池包IP68防水与电机密封设计,系统自动监测水深并激活防水模式,全程无需驾驶员操作。
2. 乾崑智驾ADS 3.0的越野赋能
华为这套最新系统在M817上展现了全场景覆盖能力:
540透明底盘将岩石路况的盲区压缩至5cm识别精度,相比上一代系统提升40
预瞄式悬挂调节通过激光雷达提前扫描路面,在遭遇车辙路前200ms已调整至最优阻尼
智能动力分配算法让电机响应速度达20ms级,较传统机械差速锁快50倍
这不是简单的油改电,而是用数字化重构了越野逻辑。参与研发的工程师坦言。当传统越野车还在依赖驾驶员经验时,M817已实现感知-决策-执行的毫秒级闭环。
二、市场验证:新能源越野车的可靠性革命
1. 续航与耐久性突破
在-10的低温测试中,M817的碳化硅电驱系统将能耗控制在28kWh/100km,较同类车型低15。其配备的132kWh电池包采用军工级热管理技术,即便在连续攀爬60陡坡工况下,电芯温差仍控制在2以内——这直接带来了3年电池衰减率8的承诺(行业平均值为12-15)。
2. 用户场景重构
试驾中发现两处颠覆性设计:
越野场景自学习系统可记录超过200种地形数据,下次遇到相似路况自动调取最优策略
智能拖拽模式在陷车时通过电机反向脉冲震动,使脱困所需牵引力降低60
传统越野强调人车合一,而M817追求人车AI三位一体。资深越野玩家李峰在体验后表示。这种改变正切中新一代消费者的痛点——据懂车帝调研,85后购车者中,72希望既保留越野乐趣,又降低操作门槛。
三、选购建议:2025年硬派越野车的技术锚点
1. 关键参数优先级排序
电池热管理>绝对续航(温差控制决定电池寿命)
扭矩响应速度>峰值扭矩(电机20ms级响应比机械锁更实用)
智能脱困>离地间隙(900mm涉水深度需配合主动防水技术)
2. 配置选择策略
预售的两款车型中,高阶智驾版多花的3万元包含:
华为ADS 3.0完整功能(含预瞄悬挂和智能拖拽)
双冗余制动系统(制动距离缩短2.4米)
电池终身质保(基础版为8年/16万公里)
对非极限玩家,基础版已覆盖90场景;但若常走无人区,高阶版的冗余设计能救命。汽车安全专家王振华指出。
黄家汽车观点
从猛士M817的技术路径看,硬派越野车正经历机械硬核数字硬核的范式转移。其价值不在于参数碾压,而是通过乾崑智驾的感知升维重构了越野安全边界。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800V平台普及潮,现款400V架构可能在快充效率上显露短板——建议刚需用户选择次顶配版本,在35万级实现技术体验与保值率的平衡;而观望型消费者不妨等待年底的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窗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