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姐姐去年退休了!
我俩是当年的校友,后面一路走来,变成了同事,再后来居然变成了无话不聊的姐妹。
昨天她给我打电话,说她打算换车了。
我一听,心里一咯噔——这个年纪,换车可不是随便说说,小心钱包要受伤。
她说:哎,想让你陪我去看看车,顺便帮我出个主意啥的。。
我当时还挺犹豫的。虽然我在行业里混了那么久,但这种大事,还是得看看实情。
今天正好老公有空,我就开车带着姐直奔汽车城。
一到那,姐就像个猎人似的,盯上了一辆她之前看中的车。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这款车去年销量还不错,去年比前年增长大概4%,市场反应还行。
但问题来了,价格到底是个啥情况?
我心里对比了几点。
跟市面上同价位同类车比(大概10万左右),这车在配置和油耗上还算过得去。
基本配置包括ESC、倒车影像,车内空间又挺宽敞,带我和姐开一圈试驾感受很不错。
但也明显能感受到,别的竞争车,比如某某B级车型,空间再大点,配置也要高一两档,价格可能贵个1万左右。
这就让我困惑——姐要的不差钱,但又不想花太多。
这时销售帅小伙出场了
今天促销活动,价格比平时便宜了差不多一万。他一边打电话调系统,一边笑着说。
我心想:哎,这优惠不是真的优惠,可能是厂里趁年末搞的促销,想清仓。
那具体怎么操作?姐刚问。
我们可以交一千定金,今天订车,周一来提车,系统升级完毕就能走。小伙说。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种效率,不用两天就搞定了吧?!
其实不说别的,搞个车,好歹得调价、查验、签合同、办手续、提车,总得一周吧。
但这个节奏,居然只用了几小时。
这真让我心里一惊:在我印象中,买车都得看楼盘似的,谈判、比价,至少得半天。
这次纯粹因为促销,瞬间就成了秒杀。
交定金后,居然还不能马上提车
销售说:系统升级需要时间,周一才能提车,怪不得今天不能走。
我心里暗笑:这就是预约提车吗?看似简单的流程,却满满套路。
我在想:店里是不是担心高峰期供应不足?还是系统升级刚结束?
姐拿出钱包:好,就这样吧,交了千元定金。
说实话,我挺佩服她的果断。换句话说,怎么说呢,效率太高了。
我还跟老公开玩笑:你看,我们去年买车,都得跑几趟,砍价也得磨半天。这操作,简直像买个快餐一样快。
他嘿嘿一笑:姐这买车速度,恐怕比我们买房还快!
我还在想:买房谈价,最少得讲一周,这效率差不多是天差地别。
换个角度看,这到底说明啥?
可能促销真是个魔法杖等级的东西。
但我也知道,不是所有车都能这么快。
比如说,十字路口那家名车经销商就很不一样。
那边车多,流程繁琐,谈价要一早一晚来回折腾。
更别说,很多车折扣都在5%左右,连续谈几次,又没有超值。
这让人觉得:其实买车,除了看价格,体验也是个真章。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还试着在车内翻看了一下配置单。
空间宽裕,后排座椅能调节角度,车内布局也合理。
临走前,销售跟我聊:这车的保值率大概在50%左右,几年后还能卖个好价钱。
我心想:这是用粗略的心算吗?还是厂家吹的标准?
像这种行业通用说法我其实都持保留态度。
毕竟,二手市场太复杂。
不知道有人注意到没有——我那个朋友的弟弟,搞维修的,曾跟我说:估价其实不好说,总看车况。
或者,价格泡沫也是个隐形杀手。
这让我想起之前遇到的一件事
一位销售朋友曾说:其实大部分人买车,就是图个心理安慰。
我觉得挺对的。
很多时候,摆在你面前的车,价值不一定是最多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
这是很难用数据来说清楚的。
虽然我这样说,但我心里其实也琢磨——
如果那天那个促销不是出现,姐会不会还得死磕一整天?
其实我也没细想过——多半会吧。
买车这事,还真得看那个点是不是刚刚好。
(这段先按下不表)
回到我自己。
想想,后来开车回家时,姐笑着说:能得这么快,真是没想到。
我心里一阵偷笑:真要说快,去年我跟老公买它款SUV,基本上也算秒。
看似复杂的流程,实际操作一两次就熟了。
搞清楚流程,找到对口的人,这就等于占了便宜。
猜测,未来的汽车,或多或少,也会变成快银的样子?还是说,永远还是要折腾得稀里糊涂?
不知道你们觉得呢。
(这里又唠叨那么一两句,反正没啥科学依据。)
奇怪的是,车买得其实很简单,就看你站在哪个角度。
突然想到——也许,车还会变得像手机,永远用到它坏掉为止。
那你会不会期待:下一辆车,是能用十年的那种?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