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某机车论坛的聊天框还在疯狂跳动。 “光阳这次真把价格打下来了! ”“油箱7.8升够不够用? ”
“前刹双活塞是不是太抠? ”——一场围绕Racing H150平踏版的争论,正在两百人的摩友群里掀起腥风血雨。
平踏党的胜利,还是妥协的艺术?
当龙骨踏板还在用“运动操控”收割信仰时,光阳反手甩出一张实用牌:砍掉中梁,拓宽踏板,腿部空间暴增30%。
有人调侃:“以前放个头盔都得侧着塞,现在直接塞俩西瓜还能跷二郎腿! ”但质疑声紧随其后:没了龙骨的车架刚性靠什么撑?
光阳的答案藏在双下背骨结构里——看似平平无奇的地板下藏着加强筋,官方宣称刚性提升30%。
发动机玄学:数据降了,体验升了?
那颗149cc正置水冷心脏成了话题漩涡。 功率从11.2kW降到11kW,扭矩却从13N·m涨到13.5N·m,最大发力点提前到6000转。
“红绿灯起步能甩开外卖电动车吗? ”实测党翻出数据:0-60km/h加速4.8秒,比某些125cc踏板快两秒。
反对派冷笑:“隔壁三阳巡弋150扭矩14N·m还没说话呢! ”而“丝滑安静”的标签意外收获好评,通勤党直言:“谁受得了等红灯时发动机抖得像按摩椅? ”
配置缩水争议:诚意还是套路?
双通道ABS+TCS的标配让安全党点赞,可前刹三活塞变双活塞的操作引发众怒。 “时速80急刹会不会扑街? ”技术派搬出同级对比:三阳巡弋150、钱江鸿150都是双活塞,光阳至少给了浪花碟。
更微妙的是7.8升油箱——比自家龙骨版缩水1.2升,却吊打同级平踏常见的6升容量。
“跑山200公里找加油站算长途吗? ”摩旅党翻着白眼,通勤族却欢呼:“每天通勤40公里,两周才加一次油! ”
智能时代的“反叛者”
当车联网和TFT彩屏成为行业标配,光阳却给高配版留了道选择题:加钱上彩屏,或是守着LCD液晶仪表过日子。
年轻玩家痛心疾首:“不能投屏导航要它何用? ”务实派反呛:“骑车盯着仪表盘刷抖音? ”倒是前置行车记录仪接口收获好评,摩友戏称:“碰瓷党看到这车得绕道走。 ”
价格屠夫进场,友商慌不慌?
13980元的定价精准踩中市场七寸。 三阳巡弋150连夜修改促销方案,豪爵UHR150车主看着二手行情叹气。
但角落里传来弱弱的声音:“加3000能上KRV150运动版吗? ”这款带中置减震和独立摇臂的狠货,至今仍是平踏党心中的白月光。
这场由一张新车海报引发的论战,暴露出150cc踏板市场的残酷现实:没有完美车型,只有精准取舍。
当光阳用合资品牌的身份杀入价格战,有人看到诚意,有人嗅到焦虑。 而摩友群的争吵仍在继续,直到某个管理员幽幽飘出一句:“别吵了,首批车主已经在去车行的路上了。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