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携华为打造五款新车将于9月26日同步发布

凌晨两点,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我本来打算随手划掉那条推送,可看到“任正非:车的最高级别就是安全”几个字,困意瞬间没了。

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是——这话不是在讲情怀,是直接往汽车圈扔了一颗响雷。

想象一下,那些天天比拼续航、堆参数、搞造型的厂商,此刻可能心口都被戳疼了:真遇到险情,你敢让系统替你踩刹车吗?

说起来,这事还真有戏剧性。

三天后,也就是9月26日,岚图和华为要在所谓“时代风尚之夜”一次甩出五款深度合作车型。

这阵仗,不像普通发布会,更像一场品牌与技术合体走秀——舞台得大到能开进一辆SUV,还得亮到观众瞳孔收缩。

岚图携华为打造五款新车将于9月26日同步发布-有驾

而这个计划并不是临时拍脑袋决定的,在此之前,东风董事长杨青就亲自跑去华为总部喝茶聊天,从新能源聊到智能化,再聊营销打法,那气氛听着悠闲,其实每个字背后都是赌注。

这种战略握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江湖里的结拜仪式,一个誓言要把车做到极致,一个承诺全力支持转型。

他们都清楚,现在电动车市场竞争不只是激烈,而是到了掉链子就可能永远翻不了身的地步。

几个月前岚图追光L测试视频流出来,有人嫌它外形保守,也有人眼尖看出细节藏货。

岚图携华为打造五款新车将于9月26日同步发布-有驾

当时谁能想到,它会用上华为ADS Ultra四激光雷达方案——乾崑ADS 4系列顶配版本,34颗传感器,高速L3专属方案。

如果你懂自动驾驶,就知道这是拿硬件砸出了接近老司机反应速度的能力,而且是在复杂路况还能保持冷静处理那些猝不及防的小动物乱入。

这样的配置放在今天,就是一种豪赌,但也符合岚图这些年的脾性。

从高端插混摸索到纯电SUV,中途坑不少,他们却一直咬牙爬出来。

这次旗舰SUV甚至取名泰山,我第一反应是,这不仅仅是在玩文化梗,更是一句暗号:“我们站得住脚,不怕来试。”

岚图携华为打造五款新车将于9月26日同步发布-有驾

可名字好听归好听,到底值不值得买,还得等消费者自己拧钥匙去跑一圈再说。

毕竟现在新势力玩智能驾驶已经成百家姓了:特斯拉FSD一天更新一次,小鹏搞NGP导航辅助驾驶;蔚来自顾自磨NOP+;连老牌燃油厂商都开始装毫米波雷达假装懂AI。

在这种环境下和华为捆绑,本质上是一枚双刃剑,一旦体验没达到预期,“噱头大于实力”的标签立刻贴过来。

而消费者聪明着呢,他们不会只盯着发布会上闪瞎眼的数据,会问识别率多少、急刹成功率是多少,还会记住某博主吐槽它拐弯差点撞护栏的视频。

所以当卢放发文,说任正非认可合作,相信未来道路宽阔时,有人热血沸腾,有人直接翻白眼:“先让我试驾再吹。”

这里面还夹杂着中国消费者对国产科技品牌的一种微妙心理。

岚图携华为打造五款新车将于9月26日同步发布-有驾

一半希望你赢,一半担心你吹牛。

“国产崛起”和“国产忽悠”,隔的是一次真实体验。

因此九月二十六那晚注定热闹,你甚至可以提前写好评论区段子,比如经典:“PPT我也会做,但交付靠缘分。”

我更期待的是,看他们到底怎么讲故事。

五款车型齐刷刷登场,本身就是气势,无论量产还是概念,只要够炫就足以制造声浪。

但如果时间线往前倒,这是东风系与华为关系的一次集中呈现,用产品告诉投资者和用户,我们不仅工厂不停机,还有软件团队加班赶代码。

如果这一组合拳落地顺利,它很可能改变不少人的购车逻辑,因为以前大家选国产高端,总担心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如今这一块正在一点点被本土技术填满。

偶尔我会自己脑补现场画面:灯光层层叠叠,新旗舰SUV缓缓驶入中央,那四颗激光雷达像金刚狼伸出的爪子一样闪冷光,大屏播放高速模拟视频,小动物横穿马路,车辆稳稳绕过去,全程无人干预。

观众席有人轻吸一口凉气,也有人掏手机查价格单。

这才是真实世界,没有绝对赞美,也没有彻底否定,全凭体验决定下一步动作。

有时候舆论就像厨房调料瓶,一勺甜、一勺辣,你永远猜不到下一口是什么味道。

销量能不能飞起来?

没人敢打包票。

但至少,这让行业重新意识到,中国自主品牌之间并不只有互怼内卷,还有机会通过资源整合形成联盟模式,把短板补齐,让优势变成加法而不是抵消。

这跟明星抱团炒电影其实挺像,同档期组队吵热度,本质都是用群体效应扩大影响力。

如果当晚真的照亮这样一条路,即便第二天股价纹丝未动,我也觉得值得记录下来。

至于值不值得期待?

我的建议很简单,如果你的兴趣不限于买辆通勤工具,而是真的想看看中国汽车工业怎么一步步攀向国际舞台,那么留点耐心,看完发布,再去试驾,用自己的手握方向盘判断数据是不是靠谱。

成年人世界哪有什么圣诞老人,新能源奇迹也是拼出来,不是喊来的。

而那个九月底晚上,很可能就是他们证明自己有没有资格继续拼的重要节点之一——最好空气里还有那么一点火药味,否则多没意思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