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全新M7实车图曝光后引发热议,网友直呼“这不就是小号M8吗? ”新车抛弃现款憨厚造型,全面套用M8旗舰设计语言,车长增至5100mm,轴距拉长230mm达到3050mm,彻底告别老款平台短板。 更关键的是,底盘直接移植M8同款双叉臂前悬+CDC减振器,纯电续航突破300km,但车顶激光雷达神秘消失,疑似改用纯视觉智驾方案,这些变化让新款M7的定价悬念飙升。
从曝光的无伪实车图来看,新款M7彻底颠覆现款设计。 前脸采用分体式船桨大灯,封闭式面板搭配粗壮镀铬条,进气口下移至保险杠下方,引擎盖隆起肌肉线条,与售价35.98万起的问界M8如出一辙。
车尾变化更为显著:溜背式车顶配合前倾后窗,贯穿式尾灯取消现款的像素灯组,改用简约光带设计。 后窗面积缩小后,整车尾部视觉更饱满,轮毂升级为多幅刀锋造型,门把手也换装半隐藏式结构。
尺寸数据印证了“小号M8”的说法。 新车车长从现款5020mm拉长至5100mm,轴距从2820mm暴涨至3050mm,甚至超越理想L6的2920mm轴距。 这意味着第三排空间和后备箱容积将大幅优化,彻底解决现款六座版“用第三排就废后备箱”的尴尬。
底盘升级是新款M7最硬核的蜕变。 现款被诟病的麦弗逊前悬挂被彻底抛弃,改用问界M8同款双叉臂独立前悬,后悬升级H臂多连杆结构,并标配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
这套系统在M8上表现亮眼:麋鹿测试成绩达76.9km/h,过弯支撑性明显优于现款M7。 实际体验中,CDC减振器能根据路面自动调节阻尼,经过减速带时车身晃动减少40%,刹车“点头”现象显著改善。
更关键的是车身平台换代。 现款M7源自东风风光ix7油改电平台,而新款与M8共享纯电平台架构,电池包厚度减少15%,后排地台高度降低3cm,乘员坐姿更自然。 簧下质量减轻21kg,转向灵敏度提升30%,操控短板被彻底补齐。
续航能力迎来突破性提升。 现款M7搭载40kWh电池,CLTC纯电续航最高240km,实际使用打7折后仅168km。 新款将电池包升级至50kWh,CLTC纯电续航突破300km,实际通勤续航可达210km以上。
增程系统延续1.5T四缸机+电机组合,后驱版电机功率200kW,四驱版综合功率330kW。 但新电池支持4C超充,18分钟补能50%,亏电油耗降至5.6L/100km。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从1290km提升至1500km,比理想L6多出226km。
智驾方案却出现反向操作。 现款M7智驾版搭载192线激光雷达,支持无图城市NCA功能。 但多组谍照显示新车顶部仅配置双目摄像头,激光雷达安装位消失。
业内人士推测可能采用华为ADS纯视觉方案,依赖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融合感知。 这套系统在高速场景已实现99%路况自主处理,但夜间逆光等极端场景识别率较激光雷达低12%。
若该方案实装,智驾硬件成本可降低3万元。 不过早期渲染图曾标注激光雷达配置,最终方案需等工信部申报确认。
内饰配置延续M8豪华标准。 鸿蒙座舱升级至4.0版本,中控屏升级为15.6英寸2K HDR屏。 标配Nappa真皮舒云座椅,支持16向电动调节,通风加热按摩全配齐。
六座版二排配备总裁级零重力座椅,带8英寸扶手屏控制。 车顶可选装投影幕布+22扬声器HUAWEI SOUND音响,后备箱暗藏压缩机冰箱。 鸿蒙生态支持多设备互联,后排可加装双华为智慧屏,实现前后排四屏联动。
价格策略成为最大悬念。 现款M7起售价24.98万,与M8的35.98万存在11万元断层。 新款因尺寸、底盘、续航全面升级,起售价或上探至28万区间。
但若取消激光雷达,入门版可能维持现价甚至下探至22万。 参照2024年M7 Ultra版定价逻辑,同样配置比激光雷达版便宜4万元,新款或推出纯视觉版抢占25万市场。
这种定价卡位将直面理想L6(24.98万起),后者6月销量已破万辆。 问界需平衡品牌溢价与走量需求,毕竟现款M7今年6月销量仅5411辆,较去年月均2万辆暴跌73%。
新车上市时间表基本敲定。 7月底完成工信部申报,8月开启预售,9月正式上市交付。 生产线已完成智能化改造,日产能爬坡至800台,上市首月目标交付1.5万台。
供应链信息显示,宁德时代50kWh电池包供货量环比提升200%,双叉臂悬挂部件库存达10万套,这些数据佐证了量产准备就绪。
现款M7已启动清库促销,全系降价4万元。 上海地区门店出现20.98万裸车价,部分配置车型等车周期缩短至1周,为新款上市让路意图明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