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9万起还敢叫9字辈?智己LS9到底升级了啥?30多万的9字辈背后,智己到底憋的啥大招?30多万的豪华SUV,LS9会逼疯谁?

引言

最近车圈可太热闹了。2025年这天,智己汽车突然官宣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儿——"9字辈"新成员智己LS9开启预售,权益价只要33.69万起。

这消息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锅。"30多万就能买9字辈?奔驰GLE、宝马X5该慌了吧?"无数网友在刷屏。

要知道,这可是智己第一次把"9"这个高端序列往下放。之前的LS7都敢对标BBA旗舰,现在LS9直接把价格砍到30多万,摆明了是要在豪华大六座SUV市场硬刚到底。

那问题来了:33.69万的"9字辈",到底有啥硬本事?凭啥敢喊话传统豪车?咱今天就来扒扒。

33.69万起还敢叫9字辈?智己LS9到底升级了啥?30多万的9字辈背后,智己到底憋的啥大招?30多万的豪华SUV,LS9会逼疯谁?-有驾

33.69万起还敢叫"9字辈"?智己LS9到底"升级"了啥?

先敲黑板。2025年正式开启预售的智己LS9,权益价从33.69万起一路到36.69万(66 Ultra版)。

上市后的权益价更便宜了,降到32.28万起(52 Ultra版)和35.28万(66 Ultra版)。这直接把"9字辈"的门槛从百万级拉到了30多万,把传统豪车整懵了。

当时很多人嘀咕:"30多万买9字辈?是不是减配了?"结果看完配置单,直接"真香警告"——这钱花得,太明白。

这次LS9的升级集中在三个"用户最痛"的点。先说动力系统,这哥们儿搭载"恒星"超级增程系统,采用1.5T增程器加前后双电机的组合。

系统综合最大功率390kW,峰值扭矩670牛米,听起来就很猛。最关键的是零百加速4.9秒,虽然不是纯电那种摧枯拉朽的3秒级快感,但对于一辆增程SUV来说,这速度已经绝对够用了。

续航能力更是怪兽级。66kWh版本的纯电续航达402公里,这是行业最大的增程电池,综合续航直接飙到1508公里。

换句话说,从北京开到上海,一次加油都不带愁的。能量密度比普通电池高的骁遥MAX电池包,搭配800V超快充系统,16.5分钟就能充满30%-80%的电量。

高速服务区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续上大半电量。这种体验对于长途自驾的家庭来说,简直是福音。

对标同价位的竞争对手,区别一下子就显出来了。理想L9的纯电续航280公里,综合续航1412公里,看起来好看但实际开长途还是要更频繁地充电。

蔚来ES8第三代虽然纯电续航能做到465-900公里,但人家预售价都41.68万起了,这价格已经和LS9的顶配差不多。

问界M9的纯电续航只有290公里,更不用说了。所以从续航这个维度看,LS9的"长续航"和"不用频繁充电"的优势确实明显。

再看空间,这也是很多家庭选SUV的重要原因。LS9采用2+2+2六座布局,轴距做到3160毫米,比理想L9还长50毫米。

第二排和第三排都是独立座椅,让全家人都有舒适的乘坐体验。虽然第三排在第二排乘客腿部空间两拳的情况下相对紧凑,但短途一小时内完全可用,不像有些SUV第三排是真正的"鸡肋"。

全车配独立空调、USB-C快充、可调头枕,这些小细节都体现了家庭用户的真实需求。车身长宽高为5279毫米、2000毫米、1806毫米,"得房率"达到86,意思就是有效乘坐空间占比很高。

官方实测表明,放倒第三排,后备箱能塞下4个28寸行李箱加露营装备。这对于喜欢自驾游的家庭来说,实用价值太大了。

对比宝马X5国产版(起价61.5万)、奔驰GLE(起价69.98万),这两款车的第三排空间设计都不如LS9来得实用。奔驰GLE的第三排更适合小孩坐,成年人进去就得"蜷着"。

理想L9的第三排空间设计类似LS9,但价格却高了整整10万块。所以在价格和空间的比值上,LS9赢得干干净净。

33.69万起还敢叫9字辈?智己LS9到底升级了啥?30多万的9字辈背后,智己到底憋的啥大招?30多万的豪华SUV,LS9会逼疯谁?-有驾

最后说智能配置,这是新时代豪华SUV必须有的东西。LS9直接上了"满配智能"——车顶配了1颗520线激光雷达,这玩意儿能感知300米远的障碍物。

还配备英伟达Thor-U芯片,算力700TOPS,支持无图城市NOA(不用高精地图也能自己开)和高速领航。

这套组合让LS9的自动驾驶能力在同价位里几乎无敌。虽然理想L9的Ultra版本也配激光雷达,但Pro版本就没有了,这等于变相涨价。

底盘部分,LS9配备"灵蜥底盘3.0",前双叉臂加后五连杆悬架,配主动空气弹簧和双向24度超大角度四轮转向。

转弯半径只有4.95米,这数字代表啥?代表一辆5.2米长的大车,能像小车一样灵活穿梭。过减速带时车身几乎没起伏,这是真正的底盘调教功力。

高速变道稳得像老司机,这不是编故事,是建立在200万公里实测基础上的结果。问界M9虽然也有不错的底盘,但激光雷达方案和LS9不同,智驾体验肯定有差。

蔚来ES8虽然也有激光雷达和高端底盘,但人家的起价都30.88万起了(电池租赁方案),这价格优势就没那么明显。

所以总结一下 LS9用增程系统带来1508公里综合续航、402公里纯电续航,用独立六座布局和86的得房率解决全家出行问题。

再加上标配520线激光雷达、Thor芯片、灵蜥底盘3.0这些高端配置,把"性能+续航+空间+智能"这四项核心指标全部堆满。

这哪是30多万能买到的?简直就像发现了一个被低估的宝藏。

"30多万的9字辈"背后,智己到底憋的啥大招?

可能有人要问:智己为啥突然把"9字辈"的价格砍到30多万?这不怕亏本吗?其实这背后藏着智己对市场的"精准拿捏"。

先看大环境。2025年的豪华大六座SUV市场早就卷疯了。BBA虽然品牌硬,但价格和配置都在"欺负人"。

奔驰GLE的入门款要69.98万起,虽然现在市场上能打折到60万以下,但和LS9的差价还是太大。

宝马X5国产版从61.5万起,乍一看比奔驰便宜,但配置真的抠搜。比如xDrive30Li领先型,连座椅通风都没配,要选装加钱。

新势力这边呢,理想L9从40.98万起,蔚来ES8第三代预售价41.68万,乍一看和LS9差不多。但仔细算账就有意思了。

理想L9虽然起价才40.98万,但这只是Pro版本,不配激光雷达。Ultra版本要43.98万才有激光雷达,这等于隐性涨价。

蔚来ES8的预售价41.68万虽然看着便宜,但配置和LS9比确实有差距,而且现在还没有大规模交付。

33.69万起还敢叫9字辈?智己LS9到底升级了啥?30多万的9字辈背后,智己到底憋的啥大招?30多万的豪华SUV,LS9会逼疯谁?-有驾

用户的需求早就超出单纯的"豪华品牌"范畴。现在的消费者既要"豪华品牌"的面子,又要"新势力"的智能,还要"性价比"的里子。

这三个需求必须同时满足,否则就容易被竞争对手抢走。这就是智己LS9真正的机遇所在。

再看智己的算盘。LS系列本来就是智己的"高端牌面"。之前的LS7月销稳定在3000台以上,用户口碑不错,说明产品力确实过硬。

但老款起售价40万多块,很多预算30多万的用户只能"看看就走",这其实是很大的市场浪费。

这次LS9,智己不是拍脑袋降价,而是拿着5万多潜在用户的调研报告改的。比如增程系统是针对"不想频繁充电但要长续航"的年轻家庭。

402公里纯电续航是解决"长途自驾焦虑"的痛点。激光雷达加Thor芯片智驾则是针对"不想动手开车"的科技党。每个选择都有深层用户调研支撑。

更关键的是技术底气。智己自研的"灵蜥底盘3.0"经过了200万公里实测,包括高原、极寒、烂路各种恶劣工况。

搭配的电池包通过了针刺加80摄氏度高温测试,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承诺不是吹牛。这才是"低价不低质"的真正底气。

从销售数据看,LS9的市场反响直接验证了智己的判断。预售启动后30分钟订单量达到8000辆,上市第25分钟大定就突破5000台。

这数字说明什么?说明市场上确实存在一大批被传统豪车和高价新势力"卡住"的消费者,就等着这样一款产品来解救他们。

LS9正好踩中了这个需求点,用更低的价格、更全的配置、更好的体验,直接"降维打击"了竞争对手。

33.69万起还敢叫9字辈?智己LS9到底升级了啥?30多万的9字辈背后,智己到底憋的啥大招?30多万的豪华SUV,LS9会逼疯谁?-有驾

30多万的豪华SUV,LS9会逼疯谁?

现在问题来了:LS9这一波"降维打击",到底会搅动多大的水花?传统豪车和新势力会不会连夜改方案?

从价格带看,LS9的上市权益价32.28万到35.28万这个区间,直接卡位了竞争对手的软肋。

理想L9的42.98万起虽然看着高,但新势力品牌忠诚度高,所以这个威胁还不是最大的。

真正被威胁的是奔驰GLE和宝马X5这样的传统豪车。虽然GLE起价69.98万、X5起价61.5万,看着高得离谱。

但现实是很多消费者为了"豪华"二字,咬牙上了这么高的价格。现在LS9用30多万的价格+更好的配置+更强的智能,直接摧毁了"高价等于豪华"的逻辑。

对比同价位的各种车型,LS9的优势堆砌得特别明显。理想L9虽然用户基数大,但Pro版本无激光雷达这是硬伤。

蔚来ES8新款虽然价格下探到30.88万(电池租赁方案),但用户先要适应电池租赁的新模式,心理接受度肯定不如直接买断高。

奔驰GLE的第三排空间被知乎、小红书上的用户疯狂吐槽,很多人说坐进去就是"蜷腿"的感受。

宝马X5的智能化还停留在"基础辅助驾驶"阶段,完全没有"无图城市NOA"这种体验。问界M9虽然也很强,但预售价已经到46.98万起。

所以从"性能+智能+空间+价格"四项核心指标看,LS9至少有三项是同级最优。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消费者没理由不选LS9。除非你真的对"奔驰"或"宝马"这两个字母有特殊执念,否则30多万的LS9比60万的GLE香太多了。

从用户群体看,LS9的目标定位特别清晰。年轻家庭想要大空间加高续航,LS9完全满足。

科技党追求智驾加激光雷达,LS9标配了。预算有限的"豪华控"想买BBA又嫌入门款寒酸还嫌价格高企,LS9直接解决了这个矛盾。

这些人以前要么咬牙上40万以上的新势力,要么将就买"品牌溢价高"的传统豪车。现在30多万就能买到"增程超长续航+智能越级+空间真用+底盘越级"的豪华大六座。

谁还会将就?逻辑上讲不通。业内预测LS9上市后,2024年第四季度的豪华大六座SUV市场肯定要重新洗牌。

要么竞品跟着降价增配,要么市场份额被LS9抢走一大块。毕竟智己最擅长的就是"把百万级配置平民化",这次也不例外。

从长远看,LS9的出现会倒逼整个豪华SUV市场进行重新定义。传统BBA那套"高价低配"的逻辑会越来越站不住脚。

新势力虽然配置好,但价格体系有点混乱,消费者容易"看不懂"。LS9用一个简洁清晰的价格体系加极致的配置,可能会成为行业的新标杆。

33.69万起还敢叫9字辈?智己LS9到底升级了啥?30多万的9字辈背后,智己到底憋的啥大招?30多万的豪华SUV,LS9会逼疯谁?-有驾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LS9预售开启后,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底下几千条留言,三种声音特别明显:一种是"这价格这配置不买就是傻"。

另一种是"国产能信吗?还是上BBA保险"。还有一种比较理智的"需要看上市后的真实用户评价"。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一起分析分析。

第一个问题特别常见:"30多万买国产豪华SUV,不如加点钱上BBA入门款?"

这问题听起来有道理,但细算账就漏洞百出。BBA入门款比如宝马xDrive30Li领先型、奔驰GLE350这样的配置,虽然挂着豪华标。

但配置真的"抠",座椅通风加热要选装,这加法要加2到3万块。智驾功能只有基础定速巡航,完全没有城市NOA这种体验。

车机系统还停留在"老年机"水平,开起来跟几年前的思路一样。最扎心的是这些车的价格,奔驰GLE起价69.98万,宝马X5起价61.5万。

这价格差LS9整整30多万块,能干嘛啊?能装修一套房的首付,能买一辆新车。

LS9呢?30多万的价格,标配520线激光雷达、15.5英寸OLED中控屏、全车座椅通风加热。车机芯片用的是英伟达Thor-U,算力700TOPS。

这芯片的性能比高通8295强,跑各种应用、玩各种游戏都不在话下。开起来更智能,坐起来更舒服,而且还便宜30多万,这钱花得值不值自己品。

第二个问题也很多人关心:"增程系统是否容易坏?续航会不会虚标?"

33.69万起还敢叫9字辈?智己LS9到底升级了啥?30多万的9字辈背后,智己到底憋的啥大招?30多万的豪华SUV,LS9会逼疯谁?-有驾

这个问题反映出很多消费者对国产增程系统的不放心。但实际上LS9的增程系统采用1.5T国六排放标准发动机,可靠性比油车还要高。

为什么?因为发动机只在特定转速区间工作,不需要像油车那样全工况运行。就像人在最舒适的姿势下工作,肯定比需要时常变换姿势耐用得多。

这套系统已通过200万公里的实测,包括高原、极寒、烂路各种工况。如果能扛得住200万公里还不坏,那绝对是靠谱的。

续航虚标问题更简单。66kWh电池包的CLTC纯电续航402公里,实际城市通勤能跑到380公里以上。综合续航1508公里这个数字,是根据CLTC标准计算的能跑的最远距离。

就算激烈驾驶,电耗也就15到20度电每百公里,相当于每公里1到1.5毛钱电费。这花费比BBA的3.0T六缸机(每公里油费8到10毛)省多了。

而且800V超快充的性能业界领先,16.5分钟充30%到80%,长途出行根本不用愁没电。

第三个问题也是"老大难":"智己品牌力不如BBA,开出去会不会没面子?"

这问题其实反映了消费心理的误区。现在谁还只看标啊?身边开理想L9、蔚来ES8、问界M9的朋友,90百分比都是被"配置和体验"圈粉的。

没有人说"我选新势力是因为不想要豪华",实际上都是"我选新势力是因为配置太香"。LS9不仅有"9字辈"的高端定位,还有"增程402公里续航+520线激光雷达+灵蜥底盘3.0+Thor芯片"这些实打实的硬货。

开出去比BBA入门款更有话题性。因为遇到懂行的人,你能讲出LS9有什么黑科技。但宝马X5的车主,只能讲自己花了60多万买个"X"标。

33.69万起还敢叫9字辈?智己LS9到底升级了啥?30多万的9字辈背后,智己到底憋的啥大招?30多万的豪华SUV,LS9会逼疯谁?-有驾

再说了,真正的"面子"是什么?是车好不好开、家人坐得舒不舒服、够不够聪明。这些东西都看不见摸不着,但每次开车都能体验到。

一个人在LS9的第三排舒服地躺着看天花板屏幕,一个人在GLE的第三排蜷腿坐着,这体验差距大不大?大得离谱。

一个人用LS9的无图城市NOA自动驾驶,一个人在GLE里手动操控,这智能差距大不大?也是天壤之别。所以"面子"这东西,归根结底是体验出来的,不是标牌贴出来的。

结语:智己这次真的"硬刚"了!

从2025年11月LS9预售这一战就能看出:智己早就不只是"造小众高端车"的品牌了。人家现在玩的是"用户思维加技术平权"的组合拳。

30多万的"9字辈",续航不输百万豪车,智能吊打传统品牌,空间全家真用,底盘越级舒服。这哪是卖车?分明是给豪华SUV市场"立新规"。

从数据看,LS9的预售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30分钟订单8000辆,上市25分钟大定5000台。这速度已经让竞争对手坐不住了。

你信不信,奔驰、宝马、理想、蔚来这些大厂已经在开紧急会议,商量怎么应对LS9的"降维打击"。有的可能在考虑降价,有的可能在考虑增配,反正没人能置身事外。

下次再有人说"国产车不如BBA",咱就把LS9的配置单甩过去:1.5T增程器、综合续航1508公里、纯电续航402公里、520线激光雷达加Thor芯片智驾、六座真沙发、灵蜥底盘3.0。

33.69万的预售价、32.28万的上市价,还要啥自行车?这不是营销文案,这是实打实的产品力对比。

最后一个灵魂拷问摆在这儿:如果预算40万以内买豪华大六座SUV,你会选"降维打击"的智己LS9,还是"品牌溢价高"的BBA入门款?

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的真实想法。这场豪华SUV市场的大震荡,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