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汲取敦煌精神,展现自强自信力量

最近,咱们老百姓可能会注意到一个有点意思的现象:一家造汽车的,叫长城汽车,突然跟远在西北大漠里的敦煌文化联系到了一起。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又是什么新的营销花样吧?

一个造钢铁机器的,一个是一千多年的石窟艺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怎么就凑到一块儿了呢?

长城汽车,汲取敦煌精神,展现自强自信力量-有驾

这事儿还真不是简单地贴个标签、喊句口号那么简单,咱们今天就来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得说说长城汽车在敦煌实实在在干了些什么。

敦煌莫高窟,是咱们国家的宝贝,但它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周围的沙漠。

风沙一年到头地吹,不仅会磨损石窟,细小的沙尘还会钻进洞里,对那些珍贵的壁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为了对付这风沙,几代人想了各种办法,其中最有效的一个,就是在沙漠上铺“草方格”。

这就像给流动的沙子盖上了一张网,把它固定住。

长城汽车知道了这个情况,二话没说,先是捐了一笔钱,专门用来铺设草方格,面积将近二十万平方米。

这是多大一块地方呢?

差不多有二十七八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是真心实意地在为保护文物出份力。

光给钱还不够,治沙这活儿,得有人、有工具去干。

沙漠里可不是平坦大路,路况差得不行,一般的车开进去都费劲。

长城汽车就把自家的拳头产品——长城炮皮卡,直接捐给了敦煌那边的治沙工作人员使用。

长城汽车,汲取敦煌精神,展现自强自信力量-有驾

这种皮卡车底盘高、动力足,越野能力强,特别皮实耐用,正好适合在沙漠里跑。

这样一来,治沙队员们的工作效率就高多了,也更安全。

你看,这个举动就很实在,它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而是把自己最拿得出手的产品,变成了守护文化遗产的工具,让现代工业的力量,直接服务于千年文物的保护。

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了。

但长城汽车想表达的,似乎还不止于此。

他们说,他们从敦煌文化里,学到了一种叫“坚守”的精神。

这话听起来有点虚,但咱们仔细琢磨琢磨,敦煌最了不起的是什么?

就是那份跨越千年的坚守。

从一千多年前的画师,用手一点点研磨矿石,调配出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满墙的绚烂;到今天的文物修复专家,拿着小刷子,对着一小块破损的壁画,一坐就是一天,小心翼翼地修复;再到那些在戈壁滩上种树、铺草方格的治沙人,日复一日地与黄沙作斗争。

这些人,他们干的活儿,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最终的成果,但他们就是认准了这件事有价值,然后就一代接一代地干下去。

这种不计回报、不问西东的执着,就是敦煌精神的内核。

长城汽车觉得,他们造车,也需要这种精神。

长城汽车,汲取敦煌精神,展现自强自信力量-有驾

这可不是空话。

咱们回头看看长城的发展史,它从三十多年前一个只有六十多个人的小厂子,发展到今天拥有八万多名员工、年销量过百万的大企业,靠的是什么?

在汽车这个行业里,风口变得特别快,今天流行这个,明天流行那个,很多企业都是跟着市场热点跑,什么赚钱做什么。

但长城似乎有点“笨”,有点“一根筋”,他们就认准了要搞自己的核心技术。

早些年,咱们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关键部件都得靠进口,人家不卖给你,你就造不出好车。

长城就偏不信这个邪,砸下重金,硬是自己研发。

比如他们搞出来的4.0T V8发动机,就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让咱们自己的高端越野车,也能用上强劲的“中国心”。

还有他们现在主推的Hi4混动技术,也不是简单地买个方案装上就行,而是自己搭建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体系。

为了保证车的质量,他们更是下了血本。

花了差不多上百亿,建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室。

比如亚洲最大的安全试验室,还有国内第一家环境风洞试验室。

据说他们马上要启用的一个新碰撞实验室,能模拟九千多种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状况。

长城汽车,汲取敦煌精神,展现自强自信力量-有驾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做这些消费者平时根本看不到的东西?

就是为了确保交到用户手里的每一辆车,都足够安全、足够可靠。

这种在看不见的地方下苦功夫的劲儿,跟敦煌的守护者们精心呵护壁画的精神,确实有那么点相通之处。

这种“坚守”的精神,最终也体现在了他们的市场策略和产品上。

前两年汽车市场价格战打得特别厉害,大家都在降价抢客户,但长城却坚持要“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意思就是不能为了销量牺牲品质和利润。

他们靠着过硬的产品,在一些细分领域做到了最好。

比如坦克系列的越野车,技术扎实,性能强悍,成了这个市场的领头羊;长城炮皮卡,不光在国内卖得好,还成了第一个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皮卡品牌。

他们最近还在巴西建了工厂,这不仅仅是去海外卖车,更是把中国的技术、中国的标准带了出去,让全世界看看中国汽车的真实水平。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还把这种文化上的共鸣,变成了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美。

他们研究了莫高窟里的壁画,从第217窟的壁画里找到了一种特别漂亮的绿色,然后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经过了十万多次的颜色筛选和调配,最后在坦克500这款车上,把这种沉淀了千年的颜色给“复活”了,取名叫“敦煌绿”。

这么一来,车就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交通工具了,它承载了一段历史,一种美学,开在路上,就像一个移动的文化符号。

这让咱们普通消费者也能感觉到,我们买到的不只是一辆车,还有一份来自千年文明的自豪感。

所以说,长城汽车和敦煌的这次“牵手”,表面上看是一次公益和营销,但往深了看,它其实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今天,开始寻找自己文化根基和精神力量的一个缩影。

当一个企业不再只满足于把产品造出来卖出去,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把我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产品设计、企业精神和品牌故事里去的时候,这就说明我们的产业正在走向成熟,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