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续航虚标?3步教你索赔,官方检测名单+起诉流程全公开!

开篇:“宣传续航500km,实际跑280km!”车主怒砸新车,这坑谁来填?

“提车当天兴奋得睡不着,结果上了高速才发现——宣传的500km续航,实际只跑了280km!”2025年7月,杭州车主陈先生的吐槽视频在抖音爆火,评论区瞬间涌入2万条“同款遭遇”。从“续航焦虑”到“续航诈骗”,新能源车的“虚标陷阱”正从行业秘密变成全民公敌。

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续航投诉量同比激增120%,超30%车主实际续航不足宣传值的70%。这场“数据游戏”背后,是车企的营销套路、检测标准的滞后,更是消费者的血汗钱被“合法收割”。

新能源车续航虚标?3步教你索赔,官方检测名单+起诉流程全公开!-有驾

第一组数据:续航虚标的“冰山一角”

  • 行业乱象:中汽研调查显示,主流车企续航标注与实测偏差普遍达20%-40%(低温环境下偏差超50%);

  • 消费者代价:平均每辆虚标车多花1.2万元(按续航每差10km折损1万元计算);

  • 维权难点:仅15%车主成功获赔(因“检测标准不统一”“举证难度大”)。

深度拆解:车企为何“敢虚标”?

1. 技术“遮羞布”:续航标注的“文字游戏”

  • CLTC vs NEDC vs CLPA:车企标注的“CLTC续航”(中国轻型车测试循环)是最宽松的标准(常温、匀速、不开空调),实际使用中(高速、低温、开空调)续航直接打7折;

  • 电池“偷工减料”:部分车企为降本,将电池容量标称值虚标10%-15%(如标注60kWh实际仅54kWh);

  • 软件“锁电”:通过OTA限制电池输出(如某品牌冬季锁电30%),导致续航“越开越虚”。

2. 监管“真空带”:检测标准的“滞后性”

  • 国标缺失:现行《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GB/T 18386-2017)未强制要求“全场景测试”(仅测常温匀速);

  • 检测机构“放水”:部分第三方检测机构与企业“合作”,出具“定制化报告”(某检测中心被曝为某车企修改续航数据);

  • 惩罚力度弱:虚标车企最多被罚款50万元(《产品质量法》规定),远低于其虚标带来的利润(某车型虚标年赚2亿)。

3. 消费者“信息差”:营销话术的“心理战”

  • “理论续航”诱导:车企强调“CLTC续航500km”,却绝口不提“实际高速仅350km”;

  • “场景化宣传”迷惑:用“城市通勤”“春秋季”等理想场景演示,掩盖“冬季长途”的真实需求;

  • “质保陷阱”绑定:以“电池终身质保”为诱饵,却限制“非人为损坏”“必须在4S店检测”等条件。

维权全攻略:从取证到索赔,手把手教你“反杀”

第一步:收集证据——用“数据+记录”锁定虚标

  • 必存材料

    • 购车合同(重点标注“续航宣传值”);

    • 车机系统截图(续航显示数据);

    • 充电记录(充电桩APP导出充电量、行驶里程);

    • 行车记录仪视频(记录高速/低温场景下的续航衰减)。

  • 专业工具

    • 下载“懂车帝”“汽车之家”等APP,对比同车型用户实测数据(如“某车型冬季续航实测均值280km”);

    • 使用“能耗计算器”(输入充电量、行驶里程,自动生成实际续航)。

第二步:官方检测——找“有资质”的机构出具报告

  • 推荐机构(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最新名单):

  1. 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北京/广州);

  2. 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测所(天津);

  3.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专注电池检测)。

  • 检测流程

    1. 预约检测(提前3天电话预约,说明“续航虚标”诉求);

    2. 现场测试(需在-10℃/35℃极端环境下,模拟高速/城市/充电场景);

    3. 出具报告(重点标注“实测续航与宣传值偏差率”)。

    第三步:起诉索赔——用“法律+舆论”双重施压

    • 协商阶段

      • 持检测报告联系4S店/车企,要求“退一赔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

      • 若拒绝,可向市场监管总局12315平台投诉(上传检测报告+购车合同)。

    • 诉讼阶段

      • 起诉法院:车企所在地或购车地基层法院;

      • 诉讼请求:要求赔偿差价(实测续航与宣传值的差额×每公里折旧)、精神损失费(可选);

      • 关键证据:检测报告(需加盖CMA/CNAS认证章)、用户实测数据、车企宣传材料。

    新业态冲击:虚标风波如何“倒逼”行业变革?

    • 车企“自救”:比亚迪、蔚来等推出“续航实测承诺”(如“高速续航不低于宣传值80%”),否则免费换电池;

    • 检测“透明化”:中汽研上线“续航实测公示平台”,消费者可查同车型历史数据;

    • 政策“加码”: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续航标注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拟强制要求“全场景测试+偏差率公示”。

    新能源车续航虚标?3步教你索赔,官方检测名单+起诉流程全公开!-有驾

    底层逻辑:续航虚标,本质是“信任危机”

    从“宣传续航”到“实际体验”,从“车企套路”到“监管滞后”,这场风波撕开了新能源车行业最脆弱的信任链——当数据成为营销工具,当承诺沦为文字游戏,消费者失去的不仅是续航,更是对“绿色出行”的信心。

    点击关注,下周揭秘《新能源车“偷电”套路:这5个隐藏功能,正在偷走你的续航!》——附“电池保养避坑指南”“实测数据查询入口”,手把手教你守住每一度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