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驾考新规发布,9月1日实施,速看变化

最近江苏的朋友们,特别是那些正在学车或者准备考驾照的人,可能都听到了一个消息,说从今年9月1号开始,驾考要增加新的内容了。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头皮一紧,心里嘀咕着:“本来科目一上千道题就够头疼的了,这怎么又加新东西了?是不是要故意增加难度,让我们更难拿到驾照啊?”这种担心很正常,毕竟谁都希望考试能顺利一点。

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看看这次到底改了些什么,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这次的改革,可能不仅不是为难我们,反倒是在教给我们一些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的真本事。

江苏驾考新规发布,9月1日实施,速看变化-有驾

这次驾考改革,核心就加了两样东西。

第一样,叫做“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

说白了,就是教你怎么处理那些不严重的小剐小蹭。

第二样,是“交通事故现场急救知识”。

这两项内容,会加到科目一的理论考试和科目三考完之后的安全文明驾驶知识考试里。

听起来好像很专业,但实际上,它们解决的都是我们开车上路后最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视频快处”。

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场景:早上上班高峰期,车流量特别大,你在路上小心翼翼地开着,结果一不留神,跟前面的车追尾了。

不是很严重,就是保险杠碰了一下,掉了点漆。

按照以前很多人的习惯性做法,就是把车停在原地,两个人下车理论,然后打电话给交警,再打电话给保险公司,站在大马路中间等着。

这么一折腾,后面会发生什么?

整条路可能就因为你这件小事给堵死了,喇叭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在抱怨。

更危险的是,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停留,万一后方有司机没注意,就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事故。

这样的新闻,我们看得还少吗?

现在新规教给你的,就是一种更聪明、更安全的处理方式。

发生这种小事故后,你首先要做的,是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拿出手机,把事故现场拍个视频。

这个视频不是随便拍的,要能清晰地看到两辆车的全貌、各自的车牌号、碰撞的具体位置,还有地上的交通标线。

拍完之后,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赶紧把车开到路边不影响交通的地方。

江苏驾考新规发布,9月1日实施,速看变化-有驾

然后,你就可以打开“交管12123”这个手机软件,把刚才拍的视频上传上去,交警在后台看到视频就能很快地判断责任,给你出具一个电子版的事故认定书。

整个过程,可能也就几分钟的时间,不用傻等,也不用在马路中间当“活动路障”。

你看,这考的是什么?

它不是考你死记硬背,而是教你一种现代化的、高效的、安全的事故处理方法。

它在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驾驶员,不光要会开车,还要懂得在发生意外时,怎么把对公共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比单纯记住哪个路口该让行,意义要大得多。

然后我们再聊聊第二个新增内容,交通事故现场急救知识。

这个就更重要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

我们都希望自己永远用不上这些知识,但谁也无法预料意外。

当严重的交通事故真的发生时,救护车赶到现场是需要时间的。

而在这段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里,现场的人如果能采取一些正确的急救措施,很可能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以前,我们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除了打120,基本上就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伤者情况恶化。

现在,驾考要把这些最基本的急救技能教给你。

比如,怎么判断一个伤员是否还有呼吸和心跳?

如果没了,怎么进行标准的心肺复苏按压?

再比如,看到有人因为受伤大出血,怎么利用身边能找到的东西,像皮带、围巾或者干净的布料,在正确的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先止住血?

这些知识,在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的知识。

把它们纳入驾考,实际上是在利用驾校这个平台,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急救知识普及。

江苏驾考新规发布,9月1日实施,速看变化-有驾

它希望每一个拿到驾照的人,不仅是一个驾驶员,还能在危急关头,成为一个有能力伸出援手的“准急救员”。

从这个角度看,多背几道这样的题,是不是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这几分,含金量可太高了。

其实,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宽一些,就会发现,江苏最近出台的很多政策,都透露出一种非常实在的、为老百姓着想的思路。

驾考改革是为了让大家的出行更安全、更顺畅。

而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新闻里说,全省已经有99家大型三级医院开设了夜间门诊。

这件事解决了很多上班族的烦心事。

白天要工作,根本抽不出时间去医院,有点小毛病就只能拖着。

现在好了,下班以后也能去看病,而且夜间门诊覆盖的科室还挺全,儿科、骨科、皮肤科都有,据说已经服务了超过860万人次。

这个数字背后,就是千千万万个家庭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再看看对企业的服务。

以前,一家公司想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手续非常繁琐。

老板可能要在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市场监管、税务好几个部门之间来回跑,光是提交各种重复的材料就能把人弄得筋疲力尽。

现在,像在东台市,他们搞了一个企业迁移“一日办结”的服务。

企业主只需要在网上提交一次材料,后台的数据就会在各个部门之间自己流转,以前可能要花上十天半个月才能办完的事,现在半天就搞定了。

这不仅是方便了企业,更是优化了整个地区的营商环境,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所以,你看,无论是给驾考增加实用技能,还是给医院增加夜间服务,或是给企业办事流程按下“快进键”,包括像盐城调查“菜篮子”价格的涨跌、建湖县搞家电消费补贴,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零零散散,但它们的核心逻辑是相通的。

那就是我们的社会管理,正在变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人性化。

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而是俯下身子来提供服务,真正去关心普通人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是什么,然后利用现在的技术和方法,去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

这是一种治理智慧的体现,也是一种社会温度的体现。

它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感觉更安全、更方便,也更有获得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