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电误区揭秘,每天充和用完再充,哪个更伤电池?

随着路上的绿牌车越来越多,很多朋友都开上了心仪的电动汽车。

这车开起来确实安静又省钱,但一个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这车上的电池,到底该怎么充电才对它最好?

很多人心里都有个疙瘩,不知道是该像用手机一样,每天回家就插上充电枪,让它时刻保持满电状态,还是应该学老一辈的省电习惯,非得等到电量快见底了再去充。

电动车充电误区揭秘,每天充和用完再充,哪个更伤电池?-有驾

这两种说法听起来都有道理,但实际上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毕竟,换一块动力电池的价格不菲,谁都希望自己爱车的“心脏”能多用几年。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抛弃一个早就过时了的老观念。

很多人觉得,电池的寿命是按充电次数算的,充一次就消耗一次寿命,所以应该尽量减少充电的次数。

这个想法在十几年前用那种老式手机的镍镉电池时,还有点道理,因为那时候的电池有“记忆效应”。

但现在咱们的电动汽车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早就没有所谓的“记忆效应”了,它的寿命计算方式也完全不同。

电池厂商和工程师们在衡量锂电池寿命时,用的是一个叫“完整循环次数”的概念。

什么叫完整循环呢?

简单说,就是把电池从百分之百的满电状态,一直用到百分之零,然后再从零充满到百分之百,这样算一次完整的循环。

电动车充电误区揭秘,每天充和用完再充,哪个更伤电池?-有驾

理解了这一点,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比如说,你今天开车上班,电量从百分之八十掉到了百分之六十,回家后你把它又充满了。

这个过程虽然你插了一次充电枪,但对电池寿命的消耗,其实只相当于五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二十个循环。

你得重复五次这样的操作,才算得上是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循环。

所以,不要再纠结于你插了多少次充电枪,那个数字本身意义不大。

真正影响电池寿命的,是你每次让电池放电的深度。

咱们可以把电池想象成一个人的胃,浅充浅放,就好像我们少吃多餐,对肠胃负担小,身体更健康。

而每次都把电用光再充,就好像饿到不行了再暴饮暴食,对身体的伤害是最大的。

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用完再充”这种习惯,为什么说它对电池的伤害是最大的。

当电动汽车的电量被用到很低,比如低于百分之二十的时候,电池内部的电压会变得非常低。

电动车充电误区揭秘,每天充和用完再充,哪个更伤电池?-有驾

在这种状态下,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会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锂离子从负极跑回正极的过程会变得很困难,强行让它继续放电,就像是使劲压榨一个已经精疲力竭的人,很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内部损伤。

其中最严重的一种损伤,就是在电池的负极上会长出一种叫做“锂枝晶”的东西。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电池内部长出的一些微小的、针尖一样的结晶。

这些“小针尖”会不断生长,一旦它长得太长,刺穿了电池正负极之间的那层薄薄的隔膜,就会引起电池内部的短路。

这种情况轻则导致电池容量大幅度下降,直接报废,重则可能引发热失控,带来安全风险。

所以,经常把电量用到报警线以下,无异于是在拿电池的寿命和车辆的安全开玩笑。

很多有经验的老车主都会告诉你,宁可多充几次电,也别让电池“饿肚子”。

说完了最伤电池的做法,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每天充电”这个习惯。

很多家里安装了充电桩的车主,都习惯了每天回家就把车充上电,第二天早上开着满电的车出门,心里特别踏实。

电动车充电误区揭秘,每天充和用完再充,哪个更伤电池?-有驾

从避免电池深度放电这个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好习惯。

它让电池始终工作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电量区间,避免了之前提到的低电量带来的各种风险,是一种典型的“浅充浅放”模式。

从理论上讲,这种用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那就是不要让电池长期处于百分之百的满电状态。

锂电池其实有两个最害怕的状态,一个是电量过低,另一个就是电量过高。

如果你的车每天都充到百分之百,然后就停在车库里一动不动,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开,那电池就相当于一整个晚上都处在一个“吃撑了”的紧绷状态。

在满电状态下,电池内部的电压是最高的,化学活性也最强,这会加速电池正极材料的氧化和电解液的分解,这些都是导致电池容量衰退的化学反应。

打个比方,这就像一根橡皮筋,你一直把它绷到最紧,它就会比正常状态下老化得更快。

有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一块锂电池如果在百分之百电量的状态下存放一年,其容量损失可能会高达百分之二十,而如果在百分之五十电量的状态下存放,损失则可能连百分之五都不到。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矛盾,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电动车充电误区揭秘,每天充和用完再充,哪个更伤电池?-有驾

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

现在绝大多数的智能电动汽车,尤其是我们国内的品牌,在车辆的控制系统或者手机APP里,都提供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功能,就是可以自己设定充电的上限。

对于绝大多数只是日常上下班代步的车主来说,你完全没有必要每天都把车充到百分之百。

你可以根据你的日常行驶里程,把充电上限设置在百分之八十或者百分之九十。

这样一来,你既享受了“每天充电、浅充浅放”带来的好处,又完美地避开了电池长期处于满电高压状态带来的损害。

只有在你准备跑长途之前,才有必要把电量充满到百分之百,而且最好是充完电后就尽快出发,不要让车在满电状态下长时间静置。

所以,综合来看,对于电动汽车电池的保养,最核心的原则就是让它尽可能地工作在“舒适区”里。

这个舒适区的范围,普遍被认为是电量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间。

在这个区间内,电池的内部化学状态最稳定,活性物质的压力最小,寿命也最长。

我们作为车主,要做的就是通过合理的充电习惯,让电池尽可能多地停留在这个黄金区间。

总结一下最实用的建议就是:如果你有方便的充电条件,那就养成随用随充的习惯,但记得把日常充电上限设置在百分之九十以下;平时用车,看到电量低于百分之三十了,就应该考虑去充电了,尽量不要让它低于百分之二十;只有在需要远行的时候,才把电充满,并且充完就走;如果车辆需要长时间停放,最好把电量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之间,这是最理想的存储状态。

养成这些好习惯,你的爱车电池才能更长久地保持健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