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集团回应乘龙海报侵权,理想与中国汽研态度突变

最近,关于理想i8和乘龙卡车在碰撞测试中的争议还在持续发酵。在这场“你来我往”的争论中,乘龙卡车、理想汽车以及负责测试的中国汽研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当东风集团作为乘龙卡车的幕后支持者发声后,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却突然沉默了。8月2日,乘龙卡车再次发布了一张海报,上面写着“活着”和“底线”,带着明显的讽刺意味,表达得十分直接。

东风集团回应乘龙海报侵权,理想与中国汽研态度突变-有驾

在最近引起热议的测试视频中,一辆理想i8与一辆重达8吨的乘龙卡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正面相撞。碰撞瞬间,卡车的四个轮子离地,驾驶室和货箱分离,车辆倒下,车头还压到了理想i8的前挡风玻璃上。令人惊讶的是,理想i8的A、B、C柱没有变形,九个气囊全部弹出,电池也没有发生起火。

李想站在前面说:“这辆车真是名副其实的公路勇士。”

一个赢了,另一个输了,一个输了。

这段视频充满了视觉冲击力,原本是在备受关注的理想新车发布会上首次亮相,瞬间就引起了整个行业的轰动。

在一段测试视频中,由于卡车的品牌标识没有被遮挡,导致“乘龙卡车”的官方评论区涌入了许多卡车司机的留言。评论中有人质疑“连SUV都撞不过?”也有人对车辆质量表示担忧,“这车谁还敢用来拉货?”更有用户公开了取消订单的截图。

面对这次重大的舆论危机,乘龙卡车的官方账号直接表示自己“被骗了”,聪明人都能一眼看出这是假的。他们批评了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营情况相差甚远。随后,他们迅速发布了一段卡车的安全测试视频,重点展示了“龙骨框架驾驶室”这项技术。

乘龙卡车在31日发表声明,直接指出理想汽车涉嫌非法侵权。他们还透露,卡车驾驶室配备了三重机械锁止装置,包括保险插销、液压锁和千斤顶,这些装置在一般碰撞时同时失效的可能性非常小。乘龙卡车还指出,理想汽车利用空载车和不常见角度的测试来误导公众。目前,法务部门已经在处理这事儿。

这次碰撞的表现实在超乎寻常,连工程师都说不太合理。根据牛顿的动量守恒定律,理想i8的整备质量大约是2.6吨,而乘龙卡车空载时只有8吨左右。这个测试结果就像一个百斤的瘦子踢飞了一个三百斤的相扑选手,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网友们对这次测试的真假早已议论纷纷,热度一波接一波。乘龙卡车也扛不起“8吨重卡撞不过2吨轿车”的名声,想要平息这个风波不太容易。而此时,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也陷入了两难境地。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双方拼命争辩,把这场舆论战打到底,直到那些“虚假宣传、哗众取宠、生硬撞车”的指责终于消散掉。

东风集团回应乘龙海报侵权,理想与中国汽研态度突变-有驾

理想汽车一看到舆论有点热烈,就赶紧上传了一个新的视频,把车标都用马赛克遮住了。还说卡车是随便买的,全程托给第三方机构中国汽研来做测试和认证,想把这事搞得不那么明显,说是“打压”。中国汽研也回应了,说他们的测试完全符合规定,但当被问到具体的测试标准时,却只说这是“车辆开发验证”,根本不是国家的强制要求。

紧接着,理想汽车的两位产品线负责人也站出来表态了,直接抛出了一个话题:“要不要重新测试一次?”“直播测试都可以!”

8月1日,乘龙卡车积极行动,首先强调“安全不是说说而已”,“生活不是实验场所,不要拿生命开玩笑”。随后,他们还发布了一封信给乘龙卡车用户,指出“碰撞测试的环境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区别”。

东风集团回应乘龙海报侵权,理想与中国汽研态度突变-有驾

这次被舆论风波卷入的乘龙卡车背后的故事可不简单。乘龙卡车属于东风柳汽,而东风柳汽又是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持有75%的股份。东风柳汽下还有乘龙和东风风行两个品牌。

今年六月,东风柳汽新推出了“乘龙翼威”电动车型平台,宣布未来五年将投资200亿人民币,主要为了拓展国外市场,计划到2030年每年卖出30万辆车。

8月1日晚上,这场汽车碰撞测试的风波终于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东风集团回应乘龙海报侵权,理想与中国汽研态度突变-有驾

在东风奕派的发布会现场,东风集团的新闻发言人吕海涛在战略发布环节中明确表示:“我们会全力支持东风柳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他还强调要反对“内卷式竞争”,指出“高质量的发展应该建立在真实、科学和合规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制造话题或引导舆论来争夺市场关注。”吕海涛的话看似平铺直叙,其实暗藏深意,也被业内人士理解为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手法的一种间接批评。

截至8月3日,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的最新消息还是停留在四天前的说法。到现在,这件事的结果可以说是一方大获全胜,一方小有损失,还有一方则是损失较大。

乘龙卡车依托东风集团的支持,形势一片大好。微信指数从前的十万级别迅速攀升至亿级,仅7月31日这一天就达到了顶峰。祸兮福所倚,好运往往就藏在困境之中。现在正是乘龙卡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只要提升产品实力,销量增长指日可待。

东风集团回应乘龙海报侵权,理想与中国汽研态度突变-有驾

一家名叫中国汽研的公司,以前是科研院所转制的。现在,它无法回答东风对测试车辆状况的质疑,比如锁止装置和空载参数的问题。而且,这家公司还很难摆脱“数据造假”的行业污名。未来,作为一家带有商业性质的机构,它的可信度可能会继续下降。

理想汽车遇到了大麻烦,原本想要大肆宣传的东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陷入了危机处理的困境。公司先是声称“测试合规”来推卸责任,接着又提出了“直播复测”的计划,企图挽回公众的印象。但公司随后删除了直播视频并对其进行了打码处理,几次应对都显得有些滞后,没有跟上公众的关注节奏。结果,事件在不到五个交易日的时间里发酵,公司的股价暴跌了12%。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该坚守什么?

这次公众讨论也揭示了汽车安全宣传背后的一些潜规则。

现在行业内隐藏着一种“定制车祸”服务:一些测试公司收取费用,按照客户的要求设计“客户赢大、对手输惨”的事故场景,包括碰撞的角度、速度和车辆的状态都可以人为调整。他们还会用俯拍、慢动作、特写和制造悬念等电影手法,让效果非常震撼,迅速引起公众关注。

在这样的测试中,选择撞击的车辆是个有讲究的事情。乘龙汽车之所以会被牵涉进来,主要是因为它重达8吨。这一点对“理想i8百分百取胜”来说非常重要。

东风集团回应乘龙海报侵权,理想与中国汽研态度突变-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