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造车是富豪的游戏?那个当年在海南赔得精光的农村小伙,如今却让沃尔沃和奔驰母公司都得叫他一声老板。
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的一个小山村。19岁那年,他揣着父亲给的120元走街串巷拍照,半年就赚了1000元。那时候的他绝对想不到,这个数字会成为改变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
1982年,李书福用120元启动资金做起了流动照相生意。每天天不亮就扛着相机走村串户,半年时间竟攒下1000元。这在当时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尝到甜头的他很快开了照相馆,却因没有特种行业执照被多次处罚。但这次经历让他明白:商机永远藏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1984年,李书福从胶片废水中提炼金属的灵感,让他进入冰箱零部件行业。短短五年,他的北极花冰箱年产值突破千万,成了浙江龙头企业。可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时,国家出台定点生产政策,民营冰箱厂被一刀切。李书福一咬牙,把工厂送给乡政府,转身去读大学。这波操作,现在看来简直是神预判——当政策风向变了,及时转身比硬抗更重要
1992年,李书福盯上了摩托车。当时国内摩托车市场被外企垄断,他带着团队拆解进口样车,硬生生造出了国产踏板摩托。到1998年,年产35万辆,出口22国,连本田都坐不住了。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宣布:我要造汽车!
1998年,第一辆吉利豪情下线。700张邀请函只来了1个人,因为民营企业造车根本不被看好。李书福找到计委主任曾培炎:“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这句话后来成了中国汽车史上的经典。2001年,吉利拿到首张民企造车许可证,2009年销量突破33万辆,彻底打破外资垄断。别人眼里的不可能,在他这儿就是机会
2010年,李书福干了件大事——用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可他却说:“买沃尔沃不是买品牌,是买技术。”事实证明,这笔买卖赚翻了:沃尔沃的安全技术让吉利脱胎换骨,2025年吉利市值涨到1989亿港元,是收购前的20倍!
2024年两会,李书福提出建立汽车碳足迹管理体系。这可不是纸上谈兵,他早在2005年就开始布局甲醇汽车。内蒙古阿拉善的绿色甲醇项目,每年能消纳7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了4000万棵树。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上,350辆吉利甲醇车在零下35℃零故障运行,直接打脸那些说“甲醇车不行”的人。
2025年,李书福发布《台州宣言》,宣布整合极氪、领克等子品牌。有人说他“自断臂膀”,但他看得更远:极氪私有化后,研发费用降了25%,采购成本省了几十亿。以前是多生孩子好打架,现在是攥紧拳头打硬仗
2005年起,李书福砸钱办了8所高校,培养了15万人才。北京吉利学院的学生,毕业就能进吉利研究院,月薪比普通大学生高30%。他说:“国产汽车的出路在人才,不是钱。”现在,吉利的研发团队里有2000多名校友,连丰田前高管藤冈博思都被他挖了过来。
从120元到1989亿,李书福用40年证明:真正的狂人,不是莽撞冲锋,而是在关键时刻看清方向当别人还在打价格战时,他押注甲醇汽车;当行业沉迷电动车时,他悄悄布局氢能源。如果让你选,你会支持李书福继续砸钱搞甲醇汽车,还是押注电动车?评论区告诉我你的选择,看看多少人和你想法一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