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这步棋走对了:不自己造车,与中国车企合作,才可能获胜

最近科技圈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商业策略,莫过于贾跃亭和FF的“中美汽车产业桥梁”计划。这位曾经执着于“原创造车”的创业者,如今转变思路,携手中国成熟车企,把国内验证过的电动车型“搬”到美国市场重新包装,居然真的趟出了一条新路。而长城汽车魏牌高山摇身一变成为FF旗下全新品牌FX的首款车型——FX Super One,短短48小时拿下破万订单,更印证了这种“轻资产造车”模式的初步成功。

🔧 一、技术整合:中国成熟方案+美国本土化改造

FF这次推出的FX Super One,核心车型来自于长城汽车已在国内市场验证的魏牌高山MPV。长城去年出口近49万辆,技术稳定性和供应链成熟度都经过市场考验。FF的改造主要集中在两点:

1. 前脸智能化升级:将传统进气格栅替换为超大屏幕(FF命名为“超级智脸”),融入AI交互能力,打造差异化科技感

2. 软件适配优化:针对美国法规和用户习惯调整车机系统,同时保留高山原有的2+2+2六座布局、航空座椅等实用设计

这种模式本质是“硬件借力中国产业链,软件强化本地适配”。国内工程师在高效的三电系统、车身架构等领域已做到全球领先,FF则专注解决美国市场准入和智能化交互的创新,形成优势互补。

贾跃亭这步棋走对了:不自己造车,与中国车企合作,才可能获胜-有驾

🌉 二、桥梁战略:绕过贸易壁垒的“曲线入美”

贾跃亭这一战略之所以被美国资本看好,关键在于它巧妙规避了当前中美汽车贸易的核心障碍:

- 高关税破解:美国对中国整车征收综合税率高达147.5%,但FF以本土车企身份进口零部件再组装,借助232条款豁免,关税降至32.5%-57.5%

- 法规合规性:FF作为成立11年的美国本土企业,满足ICTS网络安全法规要求,为中国技术进入提供了“合规外壳”

- 快速上市优势:省去研发周期和产线投入,FX Super One从合作到发布仅数月,比从零开发缩短近两年

贾跃亭这步棋走对了:不自己造车,与中国车企合作,才可能获胜-有驾

📈 三、精准定位:切入美国MPV电动化空白区

FX Super One的订单爆发出乎很多人意料,但分析其市场定位会发现合理性:

1. 细分市场空白:美国去年MPV销量120万辆,但电动MPV几乎空白,丰田赛那等混动车型主导

2. 产品错位竞争:高山超3米轴距+航空座椅+冰箱彩电的配置,若定价5万美元内(对比特斯拉Model 3起售价4.7万),性价比优势显著

3. B端需求拉动:超80%订单来自租车公司(如JC Auto)和出行平台,说明商用场景对电动MPV存在刚需

贾跃亭这步棋走对了:不自己造车,与中国车企合作,才可能获胜-有驾

💡 四、行业启示:轻量化出海模式的可行性

这次合作对中国车企全球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产能输出新路径:以技术授权或CKD(全散件组装)代替整车出口,降低政策风险

- 供应链价值重构:中国不再只是“制造商”,更成为技术方案提供者。长城通过FF出口,单车成本仅增约3000美元,利润仍高于国内

- 品牌协同效应:美国消费者可能不熟悉魏牌,但FF具备一定认知度。类似当年雷克萨斯借力凯美瑞基础,实现高端溢价

贾跃亭这步棋走对了:不自己造车,与中国车企合作,才可能获胜-有驾

🔮 五、未来推演:桥梁战略能否持续扩容?

FF已透露除长城外,还与三家中国主机厂签署合作备忘录。如果模式跑通,未来可能看到更多变体:

- 扩展合作对象:亟需去库存或寻求出海的自主品牌(如比亚迪、吉利等)可借FF渠道试水美国

- 深化本地适配:前蔚来/理想高管李隽加入FF负责供应链,有望提升中美资源整合效率

- 政策灵活应对:FF计划在加州采用CKD小批量组装,以符合美国电动车补贴要求

💎 结语:务实创新比“闭门造车”更有效

贾跃亭这步棋的启示在于:当自研陷入瓶颈时,“整合者”角色可能比“创造者”更具商业效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度全球领先,而美国市场存在政策保护下的需求缺口。FF的桥梁战略本质是打通两端的供需梗阻——用中国技术填美国空白,用美国资质破贸易壁垒。这种轻量化、快周转的模式,不仅为FF赢得喘息机会,更为中国车企全球化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低风险路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