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大新势力车企的销量数据一出,整个网络就跟过节一样,大家都在比谁更牛。可你有没有想过,今天的“榜单争夺战”,背后真正的胜负手到底在哪?到底是什么让曾经的理想汽车突然滑落前五,被原本“不起眼”的零跑一举蹿到榜首?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作为吃瓜群众,能不能看出点门道?

很多人习惯用销量就是王道这句话来看待汽车行业,好像只要卖得多就是赢家。但这玩意儿不能当真。销量不能解释全部,就算短期内有些车型爆冷出圈,你要真想长期霸榜,得靠的还是深厚的基本功。想想看,这几年“蔚小理”横扫新势力,不过一转眼光景,理想居然连前五都保不住,你说是用户变心快,还是市场变了天?我觉得,都是,而且都躲不过时代滚轴的碾压。

先说说最猛的零跑,8月直接干了五万多销量,这是什么概念?按理说,在大多数人印象里,零跑一直不是“话题C位”,也没啥热点事件,但人家就是悄么声儿地发力,把B、C两条产品线轰成了市场上的“得分机器”。为什么这事儿那么顺?产品线丰富是其中一个原因,关键是“高性价比”这张王牌人家一直没丢,大空间、智能化,都是老百姓买车最实际的诉求,你让个普通家庭选,肯定得拿实惠的。再加上对供应链的把控力,零跑能做大,其实是一步一个脚印把“基本功”给练扎实了。你品品,这波看似爆发,实际上酝酿很久,所以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也确实“厚积薄发”。

至于鸿蒙智行,咱就不细说了,谁都明白“沾华为就灵”。问界成了品牌代言人,新旧产品一块发力。华为用手机那一套打法往汽车上搬,直接让问界的“科技范儿”立住了人设。很多消费者压根不懂什么“传感器”“算法”,但一说有华为就觉得靠谱,再加上金九银十旺季,销量继续涨也不奇怪。可问题是,特斯拉都能做到一年一个翻身仗,问界靠什么持续立优势?光“联名款”这碗饭不是长远之计,早晚得面对“自家研发力”够不够撑场面的问题。品牌的飓风期总有消散的时候,市场水很深,得靠底子说话。

小鹏呢,今年就是“从阴沟里爬出来”,几个月以前还在掉链子,现在随着MONA M03上市,一下子冲上轨道。其实小鹏最大的问题不在产品,在于“怎么讲故事”。中国车市消费者挺实际,花三四十万,谁还不是冤枉钱攒出来的?你得让大家能“看到”和“摸到”自己花的钱值不值。现在小鹏G7开始走量,P7预售又玩起了新把戏,营销节奏对了,销量自然涨。所以很多时候,“讲故事”和“卖产品”得齐头并进,一味沉迷“黑科技”没用,顾客掏钱最怕上当受骗。你看小鹏的转变,其实说明一个事儿——创新要有,但得让用户能感知到。

最耐人寻味的是,蔚来重回前五。说实话,蔚来从2019年熬到现在,经历过生死线,如今稳住了阵脚,不算容易。但你看它现在的卖点,早已不是“高大上”的人设,而是开始玩起了“价格战”。乐道主打性价比,一下子成了救命稻草。在中国市场,后浪永远拍打前浪。蔚来一开始想走高端,却发现真玩不过BBA,国内高端用户又少得可怜。不是大家不喜欢,“钱包”决定一切。于是蔚来也不得不低头,“以价换量”求生存。啥时候市场不再迷信“高端”就能活下来,踏实卖商品,这才是主业。

谈到小米,亮点无非就是“话题感”+“顶流”。SU7一上市,全网都在蹲首批车主的晒单秀。谁让雷军会玩流量,提前一年“造梦想”,情怀先行。小米汽车的难题就是一个字——“产”。订单多如牛毛,但只要交付不畅,该被人嘲讽的一样少不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小米汽车活成了所有新势力的“偶像派”,大家都羡慕小米不用愁销量。但我想提醒一句——市场只是热闹,能不能“稳定供应+保持品质”,才是能干久的本事,别到最后成了“泡沫首发”,马上跌回现实。小米现在靠“新鲜劲儿”活着,一旦光环消退,该怎么长远立足,也是逃不开的题。

最后说说这轮真“伤得最重”的理想。你会发现,新势力车市跟相亲一样,好时光只有一阵。理想三个月来销量连续下滑,其实是“增程路线”遇上天花板,纯电难爆发,主力产品到了换代节点,竞品又多如牛毛。你再叠加上MEGA和i8这两波新品舆论翻车,更坐实了那句话——“成也流量,败也流量”。有些企业热衷于短时间“放烟花”,可烟花放完了,第二天依旧要还本归元。理想汽车要再攀高峰,答案只有一个:产品靠谱,技术扎实,得用诚意打动消费者。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其实不只是这些头部新势力,深蓝、极氪、方程豹这类后来人,也都在憋大招,等机会翻盘。今天的新势力排名,明天谁会被挤掉,没人敢说准。整个市场比的还是谁能“审时度势,活得更久”。很多高管高喊“未来只剩三五家”,你觉得是耸人听闻吗?我觉得,一点都不。因为咱们消费者可挑的新品太多,容错率却越来越低。哪个企业迷信一招鲜吃遍天,最后大概率被淘汰。

说来说去,把一份简单的销量榜单翻来覆去其实没多大意义。真要懂得市场背后的铁律,问几个直白问题:你能不能持续交付?性价比和品质能不能两头兼顾?你的创新用户真的愿意为它花钱吗?面对新玩家,你靠什么活下来?别觉得这些问题简单,它考验的不是你喊了多少口号,而是你到底有没有被用户买账。

所以今天你看到榜单上的一时风光,不代表明天还站得住脚。造车已是一场比“耐力”、比“细节”、比“供应链”、比“用户口碑”的全方位马拉松。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哪怕是短暂爆发,也随时可能“翻船”。新势力行业表面风生水起,实则危机四伏,看似是赢家通吃,其实是下一个淘汰赛刚刚开始。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我们天天争论新势力谁更牛,谁能笑到最后,可你自己的决定权又在哪里?你买车真的会跟着销量榜走吗?你到底信哪一家品牌,除了数据和广告,你愿意把钱递给哪一个名字?这些选择,比销量成绩本身,更能决定谁能“活得久”。下一个大洗牌什么时候来,谁都说不准,但有一点肯定——用户手里的那张钞票,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新势力车企销量大变局,零跑爆发,理想退居前五-有驾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