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生想买台二手特斯拉,刷到一辆2019年Model X,表显8.5万公里,还标着“车况精品”,价格才46.2万元,比新车便宜不少。卖家于某说这车只有右后方有点小磕碰,不影响用,还发了照片和充电视频给赵先生看。
赵先生试驾没啥大问题,当场交了5000元定金,一个月后把车过户到他爸名下,一共付清45.7万元。谁知好景不长,这车用了九个月就开始闹毛病:
摄像头失灵、尾门卡住、底盘异响、刹车震动……修修补补花了好几千块。
最糟的是11月那会儿,车辆突然熄火,屏幕黑屏不能启动。4S店检查一通,说这货其实是2021年出过大事故,被保险公司认定为全损车辆!电池坏了换起来得20多万,而且没有原厂质保,全靠自己掏钱。
赵先生气不过,把卖家告上法庭。
庭审中,于某辩称自己不是专业卖二手车的,只是帮朋友转发信息,而且拍卖平台没说这是全损。他还说保险公司认定的“全损”跟市场上的定义不一样,这只是理赔策略,不代表安全有问题。至于维修费高,是因为他花钱把事故痕迹都修好了,他觉得自己没骗谁。
但法院调查发现:这辆特斯拉2021年出了大事故,当时维修费用高达76万多元,被保险公司判定为全损,然后通过专门拍卖事故残值的拍卖平台公开出售。于某用朋友账户以22.6万元竞拍得到,再花十几万元整修后低价转手给赵先生。他明知道这是事故重伤车辆,却在交易时只字未提,以“精品”“轻微瑕疵”蒙混过关。
法院判决明确:于某构成欺诈,要退还购车款46.2万元,并额外赔偿3倍,也就是138.6万元!同时要求赵先生返还车辆恢复原状。这判决后来被二审维持,没有改动。
这事告诉咱们一句话:买二手豪华电动车,可别光看表面和价格便宜。有些“捡漏”背后可能藏着坑,一不小心就是个“大坑”。
你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怎么看待这种隐瞒信息的行为?评论区聊聊吧~
#百度带货夏令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