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这事,最近热得发烫。“年内上车、续航1000公里”、“能量密度翻一倍”、“安全得跟坦克似的”,大厂一个个轮番喊口号,感觉新能源车世界要被颠覆了。再一看朋友圈,有刚买比亚迪、特斯拉的,立刻开始肉疼:‘难道我这新车明年就成老掉牙的二手货?’‘是不是又被收割了?’说到底就是怕当了韭菜,钱花了,用了没两年,别人家的车就秒杀自己。
话说回来,大家焦虑的点,跟过去买手机换电子产品其实——都一样:生怕刚买完,明天就有新一代升级款,让自家这东西除了自己没人搭理。我觉得吧,咱们先把这层“升级痛苦”揭开,别着急扎心,看看固态电池到底是不是洪水猛兽,大伙真要担心啥。
首先,现在液态锂电池和即将登场的固态电池,在纸面上确实差挺多。现在的主流新能源车,能量密度180-220Wh/kg,有点拼命凑到700公里就已经是佼佼者。固态一上来喊300、400Wh/kg,续航轻松整千公里,安全系数甩液态几条街。尤其一到夏天,大家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停车场会不会自燃?”的慌。固态最起码解决了一大块安全焦虑。
但你要问,这是不是意味着现在买的新能源车就血亏?我觉得这问题得换个角度——技术进步,谁能追得上头部?电脑、手机、显示器、电视机,哪个不是刚买完没多久,下个月就降价,过两年落后?但咱们回头想,真的动辄为一个新功能就掏十几万把车换了的人有几个?绝大多数人,都是到该换的时候才换,或者车坏的修不起才扔。
那固态电池会不会是例外?说真的,现在市场吵得热闹,背后那几道坎大多数人都没看清。咱们来一个一个捋:
第一关,其实现在你看到的“固态电池”,还不是你想要的那个“固态电池”,大厂喊的99%都是“准固态”、“半固态”,也就是里面还夹着液体。你觉得世界首富都想搞出来、投了几百亿美金最后成果寥寥,这玩意能指望哪家今年批量上车直接普及?别说国内国外,各种工程师、材料学家头秃打磨了这么多年,还是卡材料、工艺、量产稳定这些老几个关口。吹嘘能装车也没假,就像高级豪车“试验性”用顶级屏幕,离家家户户必备还得好几年。
第二道槛,价格。新能源头几年一说电池,大伙一问就觉得贵,这几年磷酸铁锂卷到白菜价,现在一颗动力电池才1块钱一瓦时都不到,被卷成内卷典范。可现在固态一来,成本直接飙了三个G,普通车根本用不起。也就是说,你看一堆宣传,最后头批上车的只可能是在高端旗舰车,听名字都贵的那种。大多数人十万级买买菜车,别说能上了,“准固态”都懒得给你上。所以啊,别着急担心被技术碾压,你的比亚迪还远远不够资格被“新固态”秒杀。
第三个问题,其实才是最根上的:换车动力到底有多大?消费者换车靠什么?我跟身边人聊过,真有几个十几万、二十几万买新能源车的人,最近问要不要为了续航和安全换车。更多的是,上下班堵着、短途溜娃、逢年过节自驾,偶尔想去一趟外省,有电桩、换电、快充规划一下能解决,平时也就六百多公里续航。为啥要为了“理论极限的续航”和“又快又贵的空头新技术”,多掏十万块钱?你看看手机市场,OLED、各种刷新率、折叠屏、卫星通信搞得飞起,照样有大把人用着旧机型,更新慢慢来,“不坏就不换”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处事逻辑。
再换个问法,你宁愿现在买台实惠、各方面都成熟的比亚迪五菱宏光,还是赌明年“固态”能普及,把保障换成试错?说得难听点,早买早享受,晚买等优惠,想啥时候换都能找出借口,但真正买单的人还是看自己的钱包和需求。你觉得现在买液态电池吃亏,那油车怎么的?二十年前的桑塔纳、迈腾、凯美瑞现在还能跑,新技术会让老车变成废铁吗?市场能淘汰一部分,但不是立马全淘汰。
还有一点,新能源圈就是太会“造风口”了,媒体、厂商都把新名词往天上捧,用户完全跟着心跳,加点恐慌加点刺激,确实挺有气氛。每当新能源领域有新东西,老用户必焦虑,新用户必犹豫,最后呢?绝大多数车最后都是用到寿命极限才被换掉,跟新旧电池无关。
所以归根结底,固态电池肯定是以后的主角,但真正“颠覆一切”恐怕没那么快,慢慢上量、逐步平价、技术成熟才是正道。对现在的新能源车主来说,别再纠结“是不是被收割”,关注一下日常是不是够用就行了——千公里续航,你一礼拜能开几次?家楼下能不能解决充电?售后出了问题能不能修得及时?这些现实问题比“下代技术进化”实际多了。
甚至说得更直接点,你的液态电池车未来二手能卖什么价,不光看电池是不是新一代,还是看市场有没有大规模换代,社会有没有补贴政策支撑,经济形势是不是景气。现在的政策风向也不是一刀切淘汰,三五年一兜底,新能源车照样能开十几年。新车买回家,不就是图方便、省心,谁家真有闲钱“追新一族”当实验小白鼠?
再问一遍自己:你买车,是用来带你上下班、出行的,还是用来证明“别人家的东西比我香”?追风口、赌升级,什么时候都没完没了。倒不如多想想,自己的钱花得舒心,买的东西用着踏实,需求合适才最值。
最后,把问题抛出来:如果固态电池车型提价个十万、二十万,你会心动吗?多出来的续航和安全,真有你想象那么重要吗?
市场不会永远被技术左右,更多时候还是被咱们这些“平常老百姓”的真实需求拽着走。放心,该被割还是不会被割的。谁也不傻,手里的钱才是最实在的底气。
你觉得呢?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