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增程车和混动车的区别?2025实测+购车指南,新手避坑不花冤枉钱

什么是增程车和混动车的区别?2025实测+购车指南,新手避坑不花冤枉钱-有驾

2025年乘联会数据显示,混动/增程车型市场销量同比上涨39%,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47%,成为购车决策人群的热门选择。某汽车平台调研显示,83%的新手车主、家庭用户存在“增程车和混动车的区别”的困惑——49%混淆“增程=混动”,38%不知道“增程要不要充电”,27%被4S店忽悠“增程无续航焦虑、混动一定省油”,23%因选错车型导致用车成本翻倍。2025年3月,理想汽车因增程器热效率宣传争议引发投诉,进一步凸显用户对技术路线的认知盲区。

结合2025款主流车型实测数据、技术原理、政策要求,核心结论明确:增程车是“串联式混动”,本质是“带发电机的电动车”(发动机仅发电不驱动车轮);混动车分“油电混动(HEV)”和“插电混动(PHEV)”,HEV不可充电、发动机与电机协同驱动,PHEV可充电、支持纯电/混动模式切换。

三者核心差异集中在:动力耦合方式(串联vs并联/串并联)、充电需求(增程/PHEV可充,HEV不可充)、适用场景(增程适合市区通勤,HEV适合无充电条件用户,PHEV兼顾市区+高速)。本文拆解三者技术原理、实测数据、适用人群、购车避坑技巧,帮助新手车主、家庭用户精准匹配需求,既不被技术概念忽悠,也不花冤枉钱选到不适配的车型。

什么是增程车和混动车的区别?2025实测+购车指南,新手避坑不花冤枉钱-有驾

一、热点切入:2025增程/混动销量爆火,却有3成车主买错后悔!真实案例戳破真相

2025年#增程和混动该怎么选#话题在某社交平台阅读量破5亿,家庭用户张先生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听4S店说增程无续航焦虑,花32万买了某增程SUV,经常跑高速发现油耗高达9.5L,比宣传的6.8L高太多,早知道选插混车型”。

而另一车主李女士则选对了车型:“家里无固定车位,选了丰田双擎HEV,不用充电,市区油耗5.2L,一年油费省3000多,完全满足家用需求”。

2025年增程/混动市场的爆发,源于“无续航焦虑+低油耗”的双重需求,但技术路线的复杂性让用户极易踩坑。车质网Q3投诉数据显示,21%的投诉与“4S店夸大宣传”相关,18%反映“增程高速油耗高”,15%质疑“PHEV纯电续航虚标”。

2025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路线分类指南》,明确增程车属于“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动车分为HEV(不可充电)和PHEV(可充电),进一步规范技术定义。其实,增程和混动的核心区别在于“发动机是否驱动车轮”和“是否需要充电”,看清这两点,就能轻松选对车型。

什么是增程车和混动车的区别?2025实测+购车指南,新手避坑不花冤枉钱-有驾

二、核心解答:什么是增程车和混动车的区别?技术原理+核心差异拆解

(一)先明确:三者的本质定义,一句话分清

增程车(EREV):

核心定义:串联式混合动力,本质是“电动车+发电机”;

动力逻辑:发动机仅作为“增程器”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全程由电机驱动车辆;

充电需求:可外接充电(纯电续航50-200km),也可加油发电,无续航焦虑。

油电混动(HEV):

核心定义:并联/串并联式混合动力,不可外接充电;

动力逻辑:发动机和电机可单独或协同驱动车轮,低速时电机驱动,高速时发动机驱动,减速时动能回收;

充电需求:无需外接充电,依赖发动机发电和动能回收补能。

插电混动(PHEV):

核心定义:可外接充电的混动车型,兼具HEV和纯电车型优势;

动力逻辑:支持纯电模式(电机驱动)、混动模式(发动机+电机协同),纯电续航60-200km;

充电需求:可外接充电(优先纯电通勤),也可加油混动行驶,无续航焦虑。

一句话总结区别:增程车“发动机只发电不驱动”,HEV“不可充电、油电协同”,PHEV“可充可油、纯电+混动双模式”。

(二)核心差异对比:10个维度看清三者不同

对比维度 增程车(EREV) 油电混动(HEV) 插电混动(PHEV) 核心优势方

动力结构 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 发动机+电机(均驱动) 发动机+电机(均驱动) -

驱动方式 全程电机驱动 发动机/电机/协同驱动 纯电(电机)/混动(协同) 增程(平顺)

外接充电 支持(必备) 不支持 支持(推荐) PHEV/增程

纯电续航 50-200km 无(仅电机辅助) 60-200km PHEV(部分车型)

市区油耗 纯电:0L/混动:5-7L 4.5-6.5L 纯电:0L/混动:5-6.5L PHEV/增程

高速油耗 7.5-9.5L 6-7.5L 6.5-8L HEV

驾驶体验 纯电质感,无顿挫 平顺性中等,发动机介入有感知 纯电平顺+混动有劲 增程

购车成本 偏高(比同级别HEV贵2-4万) 中等 偏高(比同级别HEV贵3-5万) HEV

适用场景 市区通勤为主 无充电条件、全场景 充电便利、市区+高速兼顾 -

政策属性(部分城市) 新能源牌照 燃油车牌照 新能源牌照 PHEV/增程

(三)技术原理拆解:为什么体验差异这么大?

增程车:

核心优势:电机驱动带来纯电质感,无换挡顿挫,市区行驶安静平顺;

核心短板:高速行驶时,发动机需高转速发电,油耗比HEV、PHEV高,噪音略大;

代表车型:理想L7、问界M5增程版、零跑C11增程版。

HEV:

核心优势:技术成熟(如丰田THS、本田i-MMD),故障率低,无需充电,加油即走;

核心短板:纯电续航为0,无法享受新能源政策,市区油耗虽低但不如增程/PHEV;

代表车型:丰田双擎、本田锐・混动系列。

PHEV:

核心优势:可充可油,市区纯电通勤(成本低),高速混动行驶(油耗低),全场景适配;

核心短板:购车成本高,纯电续航依赖充电条件,无充电时油耗略高于HEV;

代表车型:比亚迪DM-i系列、吉利银河L7、大众途观LPHEV。

什么是增程车和混动车的区别?2025实测+购车指南,新手避坑不花冤枉钱-有驾

三、实测数据说话:2025款主流车型油耗/续航对比

选取3款热门车型进行实测,还原真实用车场景下的表现:

(一)市区通勤场景(单程20km,拥堵路况)

车型 动力类型 纯电续航 实测油耗/电耗 单趟成本 核心体验

理想L7增程版 增程 175km 纯电:15kWh 7.5元(电价0.5元/kWh) 安静平顺,无顿挫

丰田凯美瑞双擎 HEV 无 燃油:5.2L 39元(油价7.5元/L) 发动机介入轻微感知,平顺性中等

比亚迪宋PLUSDM-i PHEV 110km 纯电:12kWh 6元 纯电质感,动力响应快

(二)高速长途场景(单程300km,时速120km/h)

车型 动力类型 实测油耗 全程成本 核心体验

理想L7增程版 增程 9.2L 276元 发动机噪音明显,动力充足

丰田凯美瑞双擎 HEV 6.8L 204元 发动机运行安静,油耗稳定

比亚迪宋PLUSDM-i PHEV 7.5L 225元 混动模式动力协同顺畅,油耗适中

(三)无充电条件场景(月行驶1500km)

车型 动力类型 实测月油耗 月成本 核心痛点

理想L7增程版 增程 120L 900元 油耗高,增程器频繁启动

丰田凯美瑞双擎 HEV 85L 638元 无明显痛点,省心省油

比亚迪宋PLUSDM-i PHEV 95L 713元 无法发挥纯电优势,性价比降低

什么是增程车和混动车的区别?2025实测+购车指南,新手避坑不花冤枉钱-有驾

四、避坑指南:4S店3大忽悠套路+购车决策技巧

(一)4S店3大套路,别被技术概念忽悠

套路一:“增程就是混动,高速也省油”

真相:增程高速油耗比HEV高2-3L/100km,发动机仅发电不驱动,高速高负荷下效率低;

避坑:经常跑高速慎选增程,优先HEV或PHEV;试驾时特意跑高速,实测油耗。

套路二:“PHEV不用充电,和HEV一样省油”

真相:PHEV不充电时,因车身更重(带大电池),油耗比HEV高0.5-1L/100km,无法发挥核心优势;

避坑:无固定车位、充电不便,慎选PHEV,优先HEV;有充电条件再选PHEV。

套路三:“HEV是老技术,不如增程先进”

真相:HEV技术成熟、故障率低、无需依赖充电,适合无充电条件用户,并非“老技术淘汰”;

避坑:根据充电条件选择,而非盲目追求“先进技术”。

(二)购车决策技巧:3类用户精准匹配

优先选增程车的用户:

核心条件:有固定车位(可充电)、市区通勤占比≥80%、追求纯电驾驶体验;

代表人群:上班族、家庭用户(日常代步为主,偶尔短途出游);

车型推荐:理想L7(大空间)、问界M5增程版(操控好)、零跑C11增程版(性价比高)。

优先选HEV的用户:

核心条件:无固定车位(充电不便)、年行驶≥1.5万公里、全场景用车(市区+高速);

代表人群:经常跨城通勤、郊区用户、注重省心耐用;

车型推荐:丰田卡罗拉双擎、本田雅阁锐・混动、雷克萨斯ES混动。

优先选PHEV的用户:

核心条件:有固定车位(可充电)、兼顾市区通勤和高速长途、想享受新能源政策;

代表人群:多孩家庭、经常长途出游、追求“纯电成本+无续航焦虑”;

车型推荐:比亚迪宋PLUSDM-i、吉利银河L7、大众ID.7VIZZIONPHEV。

什么是增程车和混动车的区别?2025实测+购车指南,新手避坑不花冤枉钱-有驾

五、2025最新政策+市场行情

(一)政策差异:新能源牌照与购置税

增程车/PHEV:

新能源牌照(部分限牌城市,如上海、深圳),免限行;

2025年底前,纯电续航≥50km的车型,享受购置税减半政策,能省6000-1.5万元。

HEV:

燃油车牌照,无新能源政策优待;

同样享受购置税减半政策(1.6L及以上排量),但无法免限行。

(二)市场行情:终端优惠与性价比

增程车:终端优惠1-3万元,理想L7优惠1.5万元,问界M5增程版优惠2万元,现车充足;

HEV:终端优惠2-4万元,卡罗拉双擎优惠2万元,雅阁锐・混动优惠3万元,性价比突出;

PHEV:终端优惠0.8-2.5万元,比亚迪宋PLUSDM-i优惠1万元,吉利银河L7优惠2万元,热门车型需排队1-2周。

什么是增程车和混动车的区别?2025实测+购车指南,新手避坑不花冤枉钱-有驾

六、真实车主反馈:不同动力路线的体验与槽点

(一)增程车车主反馈

北京车主王先生(理想L7,年行驶1.2万公里,市区占比90%):“有固定车位,每天纯电通勤,成本才0.1元/km,一年省5000多元油费。驾驶体验和纯电车一样,安静平顺,家人很喜欢。唯一缺点是高速油耗高,跑长途大概9L,比宣传的高1.5L”。

深圳车主李女士(问界M5增程版,无固定车位):“没地方充电,只能加油发电,市区油耗7.5L,高速9.3L,比预期高很多。早知道选HEV,不用背着大电池,油耗还更低”。

(二)HEV车主反馈

广州车主陈先生(凯美瑞双擎,年行驶2万公里,高速占比60%):“无充电条件,选HEV太对了,市区油耗5.2L,高速6.8L,一年油费才1万元。技术成熟,开了3年没出任何故障,保值率也高”。

成都车主赵女士(卡罗拉双擎,新手):“不用充电,加油就走,太省心了。市区行驶平顺,动力够日常代步,新手容易驾驭。唯一遗憾是不能享受新能源牌照,限行时有点不方便”。

(三)PHEV车主反馈

上海车主孙先生(宋PLUSDM-i,有固定车位,年行驶1.8万公里):“平时纯电通勤,周末跑高速混动模式,市区成本0元,高速油耗7L,综合成本很低。既能享受新能源牌照免限行,又无续航焦虑,完美适配家庭需求”。

杭州车主周先生(银河L7,无固定车位):“没地方充电,纯电续航废了,油耗8L,比HEV高1.5L。车身比HEV重,驾驶感受略笨重,后悔没选卡罗拉双擎”。

七、结语:增程和混动,选对不选贵,场景决定答案

增程车和混动车(HEV/PHEV)没有绝对的优劣,核心是“匹配用车场景”——有充电条件、市区通勤为主,选增程或PHEV;无充电条件、全场景用车,选HEV;兼顾市区和高速、想免限行,选PHEV。

记住3个核心原则:

不盲目追求“先进技术”,充电条件是第一决策因素;

市区多选增程/PHEV(纯电成本低),高速多选HEV/PHEV(油耗稳定);

拒绝4S店夸大宣传,试驾时重点测高速油耗和驾驶平顺性。

2025年增程和混动技术的升级,让用户有了更多选择,但核心决策逻辑没变——“场景适配”比“技术先进”更重要。希望这篇指南能帮你看清两者区别,避坑选到适合自己的车型,既省钱又省心。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增程车vs混动车购车决策对照表,包含不同场景的成本测算、车型推荐、政策优待,方便你直接对照选择?

#用车内容创作挑战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