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核心信息
标准号:GB/T 30512-2014
中文名称: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英文名称:Requirements for prohibited substances in automobiles
性质:推荐性国家标准(“GB/T”中的“T”表示推荐)。但请注意,它在实际操作中具有 “强制性” 效果,原因是:
中国汽车行业强制性认证(CCC认证) 已将其作为相关产品的符合性依据。
各大整车厂(OEM) 都将其纳入采购技术协议,要求所有供应商多元化遵守。
适用范围: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使用的M、N类车辆(即乘用车和货车)及其零部件和材料。
核心目标:减少汽车产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推动绿色设计和材料选择,并便于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
二、禁用的物质及其限量要求
标准规定了6种(类)禁用物质及其限量要求,与欧盟ELV指令(End-of-Life Vehicles Directive)的要求高度一致。
序号 禁用物质 化学符号/简称 限量要求 (重量百分比, wt%) 豁免情况举例 主要危害与应用
1 铅 Pb ≤ 0.1% 蓄电池、焊料、青铜轴承、玻璃、陶瓷等特定部件 神经毒性,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用于稳定剂、焊料等
2 汞 Hg ≤ 0.1% 高压气体放电灯(HID) 剧毒,损害神经系统;用于某些灯具
3 镉 Cd ≤ 0.01% 几乎无豁免 致癌,损害肾脏和骨骼;用于油漆颜料、电池等
4 六价铬 Cr(VI) ≤ 0.1% 防腐镀层(需申请备案) 强致癌物,致敏;用于金属防腐蚀涂层
5 多溴联苯 PBBs ≤ 0.1% 无豁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干扰内分泌;曾用作阻燃剂
6 多溴二苯醚 PBDEs ≤ 0.1% 十溴二苯醚(需申请备案) 同上;曾广泛用作阻燃剂
重要提示:
“豁免”是指在某些目前技术上无法替代的特定应用中,允许其含量超出限量值。但豁免清单是动态管理的,会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缩减。
限量要求是针对均质材料(Homogeneous Material) 的。即“本身成分均匀一致,无法通过机械动作(如拧螺丝、切割)进一步分解的材料”。例如,一块塑料、一段电线皮、一种涂料涂层,都是均质材料。
三、检测流程与方法
检测的目的是验证汽车零部件中的每一个均质材料是否满足上述限量要求。
1. 检测标准
GB/T 30512-2014本身是管理标准,它引用了具体的检测方法标准:
GB/T 26125-2011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EC 62321:2008) 《电子电气产品 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这是最核心、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标准。它详细规定了如何使用以下仪器进行检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OE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 - 灵敏度更高
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C-MS) - 用于检测PBBs和PBDEs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V-Vis) - 用于检测六价铬
2. 检测步骤
取样与拆分:将汽车零部件拆解至均质材料 level。例如,从一个线束上分别取下塑料护套、电线绝缘皮、铜导线、焊点等,并分别标记。
样品制备:将取得的均质材料样品进行破碎、研磨、混匀。
消解/萃取:
对于铅、汞、镉、总铬:采用酸消解(如微波消解仪),将固体样品转化为液体。
对于六价铬:采用碱性萃取,防止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
对于PBBs和PBDEs:采用索氏提取等有机溶剂萃取法。
仪器分析: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注入相应的分析仪器(如ICP-OES, GC-MS)中进行定量分析。
计算与判定:将仪器测得的浓度值,通过公式计算出该均质材料中每种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并与上表中的限值进行比对,出具结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