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信部三部门刚联合发布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要求对于固态电池十分友好,有不少网友评论说固态电池正式上车量产,要到2030年,然而这次大家都被打脸了,因为国内一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公告,并且固态电池已经达到车规级,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明年,我们就有可能买到搭载固态电池的新能源车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来给大家捋一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在2025年10月9日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发布的当天,赣锋锂业发布异常波动公告:公司拥有完整的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布局,并具备商业化能力,公司已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公司已推出适配低空经济的飞行系列电源,高比能电池能量密度覆盖320Wh/kg~550Wh/kg 范围,已通过车规标准 GB38031-2020,并与知名无人机、eVTOL 企业达成合作。
所以赣锋锂业的股票也是顺势上涨,但是其实固态电池,在国内早已经有几家企业都已经研发成功,但是2026年,想要买到搭载固态电池的新能源车,个人认为还不现实。
众所周知,固态电池的优点有很多,比如说能量密度大,能够极大的降低现在新能源车的自重,从而提升续航降低电耗,比如说不会自燃,更安全,比如说充电速度更快等等,那么为什么技术有了,却迟迟没有搭载到新能源车上量产呢?
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固态电池的一些技术瓶颈限制了,可以运用在低空经济的无人机上,但是却还暂时达不到乘用车上使用的商业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方面就是循环次数不达标,目前因为现有技术条件下,多数固态电池循环1000次以后,就会衰减20%,远远低于目前 新能源车上1500到2000次,更是远远低于磷酸铁锂电池的3000次循环寿命,暂时达不到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行业标准。
第二个缺点就是放电效率堪忧,因为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物质取代了传统的电解液,导致锂离子在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传输速度减慢,进而影响了电池的放电效率,而新能源车,特别是高端新能源车却恰恰需要很高的放电效率,以初期固态电池成本来看,也只能搭载在高端新能源车型上,如果不解决放电效率的问题,那么固态电池就不可能搭载在新能源车上。
第三个方面是生产难度大,成本高,比如说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高但易与空气反应生成有毒气体,而且硫化物电解质需在湿度低于1%的干燥室或无氧环境中生产,设备维护成本是传统车间的10倍以上,再加上需要用到贵重稀有金属,所以固态电池的成本比同等容量的锂电池高三倍以上。
所以在上述三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固态电池只能运用在要求 不苛刻,而且利润高的一些产业,新能源车上暂时两年内很难实现量产装车,所以如果是刚需,而且又是买高端新能源车的话,那么建议大家还是趁现在免购置税的时间,在2025年选购自己中意的新能源车即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