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内十五万人试乘试驾,蔚来在关键转折点如何稳住订单?

蔚来似乎正迎来个转折点。

市场环境上出现了个转折点。到了2025年,增程式汽车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5年1到6月,增程式乘用车的销量是53.8万辆,跟去年差不多,没有太大变化。

此长彼消,纯电动车的销势正飞快增涨。今年上半年,中国纯电车型累计售出441.5万辆,比去年同期涨了46.2%。

在2025年 NIO DAY的第二天接受媒体访谈时,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又详细解释了这个转变的原因——现在,纯电技术带来的用户体验怎么说呢,已经超出了换电不便带来的那些麻烦。

蔚来一直坚守纯电技术的理念,产品线从8万元到80万元覆盖了从萤火虫到蔚来ET9的各种车型;同时,建了超过3000座换电站和4000多个充电站,帮用户解决了续航焦虑的问题。

曾经被油车和增程车霸占的那块大热门市场——大三排SUV,现在纯电化成了个重要转折点。乐道L90作为唯一提供纯电版本的大尺寸SUV,在8月份一举跻身该细分市场的前三名。新推出的ES8租电方案,起售价就紧贴L90的整车价格,市场对它的销量也抱有很大希望。

还有一件事是蔚来技术积累的关键转折点。面对价格较为激进的情况,李斌多次公开表示,得益于全链条自主研发带来的成本下降,车辆依然能保持合理的毛利水平。

十天内十五万人试乘试驾,蔚来在关键转折点如何稳住订单?-有驾

李斌。摄像/九派财经记者舒家奎

以下是李斌和秦力洪9月21日接受媒体采访的实录(有删减):

现在,增程式的三排SUV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是纯电三排SUV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个判断主要是基于市场的变化趋势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纯电三排SUV的续航能力、充电便利性逐步提升,消费者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增程式的车型逐渐减少,市场上新款增程式三排SUV的推出变得少见,表现也不如纯电车型出色。问界M9增程版和理想L9销量不错,说明市场上对增程式车型的需求在减弱,而纯电车型逐渐占据主导位置,这都暗示着纯电三排SUV的兴起。

李斌指出,乐道L90目前在大三排SUV市场中已经位列前两名。作为一个新兴品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际上也说明了这个趋势。

从一月到八月,纯电车型的增长幅度明显比增程式要快得多,纯电大概涨了三成多,而增程式几乎没怎么变动,几乎没有增加。

在这个阶段,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了。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那些在增程大三排SUV领域领先的厂商,最近都开始拼命推纯电大三排SUV,还在积极布局充电桩。

行动这个话题最能体现真诚,也代表了一些大家都认同的观点。只不过,我们把这些共识都说出来了,整个行业都清楚明白,里面正在发生些什么事。

十天内十五万人试乘试驾,蔚来在关键转折点如何稳住订单?-有驾

在武汉车展上,展示的是全新的蔚来ES8。图片来自于蔚来官方。

是啥原因让这种局势发生了反转,大家都在琢磨呢。

李斌说,临时性的技术方案确确实实能应付一段时间内用户的需求。在充电和换电设施还没特别完善的时候,用户心里会有点续航焦虑的担心。等熬过这个阶段,过渡性质的技术路线就会很快趋于统一。

眼下,纯电技术带来的用户感受上的好处已经超越了由于充电和换电不便而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让用户能直观感受到那些经常出现且容易体会到的价值。

全新ES8从前两代车型里吸取的教训,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做出了改进?

李斌表示,前两代的主要问题在于用户对价值的感知还不够充分。如今我们希望让用户能明显感觉到那些频繁使用、直观感受强烈的价值,比如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以及空间体验和能耗方面的表现。

李斌提到,为了让ES8未来还能像L90和现有的ES8一样,在行业中保持优势或者说竞争力,咱们得不断创新,完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用户体验和技术创新上多下功夫。要紧跟市场趋势,推出更多具有差异化的功能和配置,继续提升品牌影响力,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做到持续吸引眼球,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李斌说,彼此追赶、交替领先其实是挺正常的事,想要一家一直领先也挺难的。汽车这个行业就像跑长跑,最终比拼的是没有任何短板的实力。

丰田确实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的企业,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像丰田那样,坚持每天不断地优化管理方式,不断升级产品呢?

ES8的产能方面会做哪些调整或规划呢?

李斌说:在合作伙伴拼劲十足的努力下,今年ES8的产能已经提升到了4万辆。

我们也在想是不是还能再增加点产能,不过这个难度是真挺大的。生产设备的投资有个提前期,并不是说我们想加就能马上加得了。

你说的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长啥模样啊?其实嘛,未来的电动车可能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像是完全自动驾驶的,车子自己跑,咱不用操心技术方面的事。有的可能还会结合人工智能,一路上就像个贴身助手一样,帮你规划路线、调节舒适度。外观方面呢,可能会更科技感十足,线条流畅,设计也更时尚。内饰上,可能会取消传统仪表盘,用大屏幕取代,界面酷炫,操作也更方便。总之,未来的车就是更智能、更环保,还跑得更快更稳,就是这么个模样,要多牛有多牛!

李斌表示,从我个人的看法来看,智能电动汽车的产品形态已经趋于成熟,就像苹果的iPhone一样,iPhone13、iPhone14到现在的差距只是一些小的升级,基本上算是逐步改进,而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革。

不过呢,很多技术路线还没有完全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比如智能驾驶这个方面,现在很多说法都偏向市场营销,强调智驾的各种好处,但真正关键的其实就两个。一是怎么减少事故发生,二是行业还没有给出一个真正能带来飞跃的数据支持,比如说,使用智能驾驶的时间,能不能在整个用车市场上占到60%到70%。

你问,让智能驾驶从量变到质变,那得啥时候才能实现呀?其实啊,什么时候这个事能成,还真不好说,得看技术突破、法规完善,再加上消费者接受度的因素。可能要几年、十几年,或者更久一些,但只要技术不断进步、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这个转折点迟早会到来的。

李斌说啊,啥时候智能驾驶占比能达到60%到70%,那就意味着它从量变到了质变,真正实现了“买车送司机”的境界。

再过一两年,智能驾驶就会迎来质的飞跃。现在呢,关键不再是硬件架构的问题,而主要集中在模型和算法的优化上。

电池的耐用程度比快充更为重要。

要在新车交付和换电站电池储备之间找到个合适的平衡点,得考虑到车辆需求和电池供应的协调。不能只盯着交车的速度,否则换电站的电池储备会不够用;反之,存太多电池,又会增加库存成本。适当提前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电池,确保交车时不会因为电池不足而延误,还能及时补充换电站的电池存量,保持运转的顺畅。总之,得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灵活调整存库规模,既保证交付效率,又避免资源的浪费。

李斌坦言,实际上,汽车交付所用的电池和换电站的周转电池,都是来自同一个产能池子。

要是把太多电池放到换电站,肯定会导致一些用户拿车的时间推后,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我们会努力把这个矛盾调和好。

一边,我们肯定会多准备一些换电站里用的备用电池;另一边,也希望尽量把更多的电池用在整车的交付上。

我们会靠数据来精准预测分析,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要是刚开始换电站的电池补充还不太够,大家多多谅解哈。

关于换电站这块儿,作为蔚来的一大核心产品,未来有不少升级打算。公司计划不断优化换电技术,提升速度和效率,让车主们体验更加顺畅。同时,会增加换电站的覆盖范围,让更多地区也能享受到便捷的换电服务。还有,就是在硬件和软件上都会进行升级,确保换电过程更智能、更安全。总体上,目标是让换电站成为蔚来生态里不可或缺的一环,持续升级,越做越棒。

李斌表示,现在的换电站已经发展到第四代,预计明年年初还会推出第五代的换电站。

每一次升级的目标都不一样,从一代到二代,主要解决无人值守的难题;到三代,着重改善换电的速度;四代则实现了对乐道汽车电池包的适配。而五代呢,将是全方位的升级,基本上能兼容各种不同类型的电池包,甚至包括萤火虫和蔚来第一代车型的电池。

这事儿目前还在推进中,具体时间还没定下来,等到成熟了再向公众开放。

李斌说,第五代换电站的研发进展挺顺利的,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就能开始供应,也算是为未来对外开放打下基础了。

李斌表示,蔚来大概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推进5C充电技术的应用,具体时间还在考虑中,正式推广计划还没有确定。

李斌说,快充的速度确实挺重要的,但不能只图速快而忽视了其中可能付出的成本。

去年三月,蔚来推出了长寿命电池的战略,我们觉得比起充电速度,电池的寿命更为关键。我们设立的目标是让电池能用15年,不限行驶里程,仍保持85%的健康状态。

各位不妨想一想,要是车用了8年,还得掏8万、10万去换电池,这样的花费,对整个社会资源和用户来说,都算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中国目前有大约4000万辆新能源车,纯电的和增程的加起来大概有2500万辆,到了八九年后,电池要是还得大规模更换,那真是一个庞大的开销呀。

在蔚来,咱们更看重长寿命的电池,而不是快充的优先级。我觉得大家都该注意一下这个问题。

在买车这事儿上,我觉得多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需求挺重要的,也别只盯着外表,实用性、油耗啥的都得兼顾。再者,记得试驾一下,感受一下开起来的感觉,买了之后舒服才是真的。还得留意售后服务,这样以后啥事儿也方便。总之,咱们得多比比,多听听专业的意见,别没考虑清楚就草草买了。

秦力洪表示,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一辆车用几年是不少的事,所以买车的时候最好跟得上潮流。选国产车、考虑新能源,或者偏向智能化的车型,这些可都是未来的大趋势。

第二点,既然决定了新能源车,那电池的使用年限、剩值以及充电和换电的方便程度,这些可得放在心上,不能忽视。

这个“生长”挺合适当前蔚来的发展阶段。

因为“生长”这个词,正好反映了蔚来目前的发展状态,特别是在迈向2025年的这段时间,显得很契合。当时,企业不仅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也在产品和技术上持续突破,就像在一个逐步展开、逐渐成熟的过程里,所以用“生长”来定主题,真挺贴切的。

李斌表示,今年,蔚来也迈过了第二个从低谷爬升的阶段,过程中,蔚来用户感受到不少压力。

在遇到困难和压力时,大家该怎么调整自己呢?心态方面得保持一种怎样的态度才算合适?“生长”的主题其实表达了我们社区共同的心愿——既要扎根,更要不断向上发展。这也正好契合蔚来目前发展的阶段。

十天内十五万人试乘试驾,蔚来在关键转折点如何稳住订单?-有驾

NIO Day落幕后,员工们齐聚舞台留影。摄影:九派财经记者舒家奎

今年是蔚来成立的第十一年,企业坚持了初心不改,专注于打造高品质的智能电动车,始终围绕用户体验不断提升。而在变革方面,蔚来不断创新技术,在自动驾驶、续航能力等方面持续突破,还推出了新款车型,拓展了服务和生态体系,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

李斌说过,创业做事不能死板僵硬,啥都不调整,那是不现实的。不过,光靠随风摇摆、变来变去,也行不通,变成墙头草的话,日子可是挺难看的。

对于蔚来来说,技术上的突破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资和扎实的基础设施建设;至于用户体验呢,要坚持做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要用心打造一个活跃的用户社区。

其实,我们也发现还得做出一些调整。怎样让产品更贴近用户的心意、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是当前的重点;市场上的反馈又能不能迅速捕捉并做出反应,确实需要加快速度;至于运营方面,也得更细致入微,才能更上一层楼。

今年我们推出了基本经营单元的运作方式,目标是让每个项目不管是研发还是市场推广,部门、岗位、每一件事,都能清楚地看到它带来的回报。靠着这个机制,不到一年,公司内部的理解和共识都逐渐统一起来了。

最近蔚来的股价涨得挺快,很多内地的投资朋友也开始抓住机会买股票。对于开通蔚来港股的沪港通,还没有明确的消息,我们也在持续关注相关动向。

李斌说,公司在上市时曾捐出了5000万股用于设立用户信托,但这事儿涉及一些法律难题——如果开通沪港通的话,用户信托就不能提名董事。考虑到要优先发展用户企业,他最终就放弃了这个方案(沪港通)。

我们打算搞用户企业,这个事情回报周期挺长的,有时候短期内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可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也搞不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则。美国资本市场还能行,新加坡资本市场也可以,但香港资本市场我就不太清楚为什么不行。我们还在继续沟通。

关于国家层面打击涉企黑公关和网络炒作的行动,管理层的态度其实挺明确的。大家都认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企业声誉,还干扰市场秩序,必须坚决整治。管理层觉得,政府加强监管,打击不良炒作和黑公关,能够营造一个更公平、健康的环境,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大家也希望通过这种措施,遏制恶意刷屏和造谣的行为,还市场一个清朗空间。

秦力洪谈到,作为蔚来,咱们主要关注两件事。第一点,是自我反思和检讨。有次我参加行业里比较关键的闭门会议,发言时就提到行业乱象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但可能在座的各位,或多或少都在推波助澜。昨天的蔚来发布会非常干净、纯净,我们基本上没提其他车企的名字,也没有刻意去跟谁比拼。

第二点,就是说我们接下来要把自己的工作做扎实,遇到不正当的事,别犹豫,赶紧举报,别让问题藏起来。

李斌说:咱们盼望行业能变得更理智一些,营造一个尽可能干净、明亮的网络环境。

九派财经记者舒家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