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领航,传祺破局!半年报显真章,以价值“卷”出新天地

14.6万辆,这是广汽传祺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成绩单。 数字背后没有喧嚣的促销战报,也没有“月销破万”的捷径神话,有的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在价格战席卷全行业的当下,传祺却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不拼低价,拼价值。半年报一出,资本市场或许沉默,但懂行的老车友心里都清楚:这是一艘巨轮在风暴中调整航向的信号。

我开着刚完成OTA 2.0升级的传祺向往S7穿行在广深高速上,车内鸿蒙座舱的语音助手正为我播报前方匝道分流信息,而车头已悄然切入城区NDA领航模式。方向盘轻柔地自我修正,底盘则像踩在磁悬浮轨道上,滤震干脆利落。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传祺的“卷”,不是价格的内卷,而是价值的升维。

刀刃向内,刮的是“浮躁”,留的是“价值”

很多人说,现在的车市是“卷王之王”的游戏。谁降价狠,谁配置堆得多,谁就能活下来。但传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上半年14.6万辆销量,看似不惊艳,却是在主动“控速”下的战略定力。它没有为了冲量去打骨折价,而是把资源砸在了技术、品质和用户信任上。

最直观的证明?保值率。今年上半年,广汽传祺以57.29%的三年保值率,再次拿下自主品牌第一,连续30个月蝉联冠军(数据来源:87761.txt)。什么概念?你买一辆传祺GS8或M8,三年后还能卖回接近六成的价钱,比很多合资品牌都硬气。

我在二手车市场和一位资深评估师聊过,他直言:“传祺的MPV系列,尤其是M8,现在收一台,转手基本不亏。”为什么?耐用、故障少、用户口碑稳。这不是靠营销吹出来的,是400多万辆车跑出来的“制造信用”。

细节见真章:从“功能车”到“情感伙伴”的进化

传祺的转变,不是口号,而是藏在每一处设计细节里。

拿向往S7来说,第一眼你可能觉得它不够“新势力”那般激进,但多看两眼,就会被它的“克制美学”吸引。前脸没有夸张的格栅,取而代之的是参数化光影格栅,随光线变化呈现不同纹理,像极了传统水墨画中的留白。风阻系数做到0.258Cd(暂无官方数据,行业预估),这在中大型SUV里堪称优秀。

坐进车内,最打动我的不是那块大屏,而是座椅的“记忆感”。试驾时我特意调低了坐姿,第二天再上车,系统自动恢复了我前一天的座椅、后视镜和空调偏好。这不是简单的记忆功能,而是通过生成式AI端到端架构,学习用户习惯,真正做到了“车懂人”。

我问过一位刚提车的车主老李:“你为啥不选某新势力,反而选传祺?”他笑着说:“那车是挺炫,但我爸坐进去说头晕,我妈说座椅太硬。传祺这车,开起来稳,坐起来舒服,适合全家人的车,才是好车。”

智能不是堆料,而是“可靠地聪明”

价值领航,传祺破局!半年报显真章,以价值“卷”出新天地-有驾

说到智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激光雷达越多越牛”。但传祺的思路很清晰:智能,首先要安全、可靠、能落地。

向往S7、S9、M8乾崑版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城区NDA已实现全国都能开。我试过在广州天河CBD区域开启NDA,车辆能准确识别加塞车辆、施工围挡,甚至能预判外卖小哥的突然变道。不是“炫技式”自动驾驶,而是“老司机式”的稳妥应对。

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背后是端云一体大模型,意味着它不仅能靠车载算力决策,还能调用云端数据做更复杂的路径规划。比如遇到临时封路,它能提前3公里就规划绕行,而不是等到最后一刻才慌乱变道。

有人会问:“那和特斯拉FSD比呢?”坦白说,目前传祺的算法激进程度不如特斯拉,但它更符合中国路况的“保守智慧”——不抢行、不压线、礼让行人,更适合家庭用户。

再看三电系统。传祺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电池安全是底线。我看过一组测试视频:一块传祺电池包被钢针贯穿,不起火、不爆炸,只是缓慢泄压。这种“不性感”但至关重要的技术,才是电动车的“安全底色”。

理性对比:传祺向往S7 vs 理想L7 vs 比亚迪唐EV

我们拿三款热门中大型SUV对比,看看传祺的“价值破局”到底成色几何。

维度 传祺向往S7 理想L7 比亚迪唐EV

智能驾驶 华为乾崑智驾,城区NDA全系标配 自研AD Max,城市NOA逐步推送 DiPilot,L2级为主

智能座舱 鸿蒙生态,无缝流转 自研车机,生态封闭 DiLink,安卓生态

保值率 57.29%三年保值率(品牌整体) 约50%(行业预估) 约48%(行业预估)

价值领航,传祺破局!半年报显真章,以价值“卷”出新天地-有驾

底盘调校 智能底盘控制,滤震高级 舒适取向,过弯侧倾略大 扎实,但偏硬

用户定位 全家出行,稳重可靠 年轻家庭,科技尝鲜 性价比导向

我的观点:理想L7赢在“奶爸车”标签和增程无焦虑;唐EV胜在性价比和三电自研;而传祺向往S7的差异化在于“可靠智能”+“长期价值”。它不追求“第一”,但追求“最好用、最安心”。

为什么说传祺的改革是“刮骨疗伤”?

因为它的改革,动的是自己的“奶酪”。

过去,传祺靠GS4、GS8等燃油车打天下,利润稳定,渠道成熟。但现在,它主动拥抱新能源,推出“向往系列”,把华为、宁德时代等顶级供应商“请进来”,等于在内部重构技术体系。

这就像一个老师傅,放下扳手,开始学编程。短期阵痛不可避免:研发成本上升、渠道调整、销量爬坡。但正如文中所说:“好公司不怕阵痛,最怕为了不痛,一直在舒适区。”

传祺没有裁员过冬,反而加大研发投入;没有缩减产品线,反而加速投放S9等新车。这种“逆周期投入”,恰恰是成熟企业的底气。

未来已来:价值竞争才是终极赛道

行业终将回归价值竞争。短期的促销、花哨的配置、夸张的营销,都无法替代长期的品质复利。

传祺的“价值领航”,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

价值领航,传祺破局!半年报显真章,以价值“卷”出新天地-有驾

保值率连续30个月第一,用户资产更保值;

OTA持续升级,车越开越聪明;

智能底盘+鸿蒙生态,体验不输新势力;

400万辆制造底蕴,品控更有保障。

我在想,未来的汽车市场,会不会出现两种车?一种是“快消品式”的车,买来新鲜两年就换;另一种是“耐用消费品”式的车,像传祺这样,开五年依然体面,卖二手依然抢手。

老铁们,聊聊你们的看法:

你会更看重一辆车的保值率,还是配置丰富度?

对于家庭用车,智能驾驶的“激进”和“保守”,你更倾向哪种?

你觉得传祺这种“不打价格战,专注价值”的策略,能在当下市场走多远?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我会一一回复。也欢迎分享你和传祺的故事——无论是开过GS4的老车主,还是刚提向往S7的新朋友,你们的真实体验,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测评”。

最后说一句:

价值领航,传祺破局!半年报显真章,以价值“卷”出新天地-有驾

风浪越大,越要稳住舵。传祺这艘船,正在用“价值”做压舱石,穿越风暴。它能不能抵达下一片宽阔水域?时间会给出答案。但至少现在,它已经证明了一件事:敢于把伤口亮出来的人,才有资格谈未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