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这是要“出口转内销”?
话说,最近汽车圈里炸开了锅,小鹏汽车突然宣布要在欧洲搞事情了!
不是简简单单卖几辆车,而是要直接在奥地利建厂,搞本地化生产!
这消息一出,我这老司机都惊掉了下巴:难道小鹏这是要曲线救国,先在国外镀金,再回来收割国内市场?
别说我不阴谋论,这年头,商场如战场,谁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想当年,多少国产品牌都是靠着“出口转内销”的套路,摇身一变成了“国际大牌”。
现在小鹏这一招,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事情是这样的,9月15号,小鹏汽车官宣和奥地利麦格纳工厂合作,准备在2025年第三季度,在麦格纳工厂正式投产G6和G9。
以后,更多的小鹏车型也会在这家工厂生产。
话说回来,小鹏汽车进军欧洲市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早在2021年,就从挪威开始试水,现在已经覆盖了46个国家和地区。
而且,销量也是蹭蹭往上涨,今年1-7月份,海外销量就达到了18701辆,同比增长了217%。
尤其是G6,简直就是欧洲市场的“当红炸子鸡”,贡献了欧洲销量的67%。
更厉害的是,小鹏还在德国慕尼黑设立了研发中心,专门负责欧洲市场的车型研发。
这意味着,以后小鹏在欧洲卖的车,可能更符合欧洲人的口味了。
问题来了,小鹏为啥非得跑到欧洲建厂?
难道国内的生产线不够用?
还是说,欧洲的消费者更好忽悠?
依我看,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首先,欧洲市场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比较高,政策也比较支持。
在欧洲建厂,可以更好地享受当地的政策红利,降低生产成本。
这就像农民种地,选对了地方,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欧洲消费者对汽车品质的要求比较高。
在欧洲建厂,可以提升小鹏汽车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觉得小鹏汽车是“高品质”的象征。
这就好比给脸上贴金,身价自然就上去了。
再说了,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与其在国内杀得头破血流,不如到海外开辟新战场。
说不定,还能找到一片蓝海。
当然,小鹏汽车在欧洲建厂,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比如,欧洲的劳动力成本比较高,环保要求也比较严格。
另外,欧洲消费者对汽车品牌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要让他们接受一个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小鹏汽车敢于走出这一步,也说明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
毕竟,这年头,谁不想成为“国际大厂”呢?
那么,小鹏汽车在欧洲建厂,会对国内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呢?
我觉得,短期内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毕竟,小鹏汽车的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内。
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小鹏汽车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肯定会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的反哺作用。
一方面,小鹏汽车可以通过欧洲市场的经验,提升自身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另一方面,小鹏汽车也可以借助“出口转内销”的套路,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国内消费者。
总而言之,小鹏汽车在欧洲建厂,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
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咱们拭目以待!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要调侃一句:小鹏啊小鹏,你可别忘了,你的根还在中国!
别光顾着在国外赚钱,也得多想想国内的消费者!
毕竟,咱们才是你的衣食父母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