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问责销量逆转问界M5超越问界M7引发市场新变化

要说这车市儿,变脸比孙悟空还快,前儿还炙手可热的“扛把子”,说蔫儿就蔫儿了。

瞅瞅AITO问界,四月份那出货量,简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先卖得溜光的问界M7,现在竟然只剩四千来台,直接“扑街”。

问界问责销量逆转问界M5超越问界M7引发市场新变化-有驾

这不由得让人犯嘀咕,莫非真是“新人赶旧人,旧人哭唧唧”?

记着不,这M7去年可是红得发紫,妥妥的“顶流网红”,咋今年就突然失宠了呢?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之前一直“查无此车”的问界M5,四月竟咸鱼翻身,出货量盖过了M7。

这就像班里平时吊车尾的同学,冷不丁考了个头名,让人直呼“卧槽”。

你瞅瞅三月份它才卖了一千多台,四月直接翻了好几番,难不成这M5突然开了天眼?

当然,问界M9还是稳如泰山,四月搞定了1万多台,算是在苦苦支撑。

新来的问界M8也凑合,卖了1800多台。

这么盘算下来,问界总共卖了2万多台,在新势力里排老五。

可你要是跟人家零跑、小鹏、理想掰手腕,那差距还是肉眼可见的。

零跑直接飙到了4万多台,小鹏和理想也都是3万往上。

问界问责销量逆转问界M5超越问界M7引发市场新变化-有驾

小米虽然是新扎师妹,但也有2万8千多台,直接把问界甩在了后头。

这车圈啊,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去年还风头无两的问界M7,今年就成了“明日黄花”。

这背后的门道,恐怕没那么简单。

有人说,是因为强手如林。

现在新能源车就像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地冒出来。

买家可选项多了,自然就分流了。

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总觉得少了点啥。

想想去年M7爆款的时候,靠的是啥?

是华为的背书,是“遥遥领先”的噱头,是花里胡哨的智能配置。

问界问责销量逆转问界M5超越问界M7引发市场新变化-有驾

可现在呢?

华为的光环还在,但消费者也越来越门儿清了。

大伙儿不再一味追捧“黑科技”,而是更看重实在和划算。

再说了,M7的产品力本身也有些槽点。

比如,车机系统是挺丝滑,但有些功能还差点意思; 内饰设计是挺奢华,但用料质感还有提升空间; 续航里程是够呛,但在快充速度上还有进步空间。

这些毛病,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里,都会被无限放大。

至于M5的逆袭,可能跟它的价位有关。

毕竟,现在大伙儿买车都图一个“物超所值”。

M5的价格相对接地气,而且造型也比较潮,可能更对年轻人的胃口。

但老实说,问界想要真正站稳脚跟,光靠M5的“昙花一现”还不够。

问界问责销量逆转问界M5超越问界M7引发市场新变化-有驾

得在技术创新、产品品控、用户体验等方面下苦功。

毕竟,买家不是傻瓜,谁家的货色好,谁家的服务棒,大伙儿心里门儿清。

至于问界M8,虽然现在出货量还上不去,但预定量一直在涨。

搞不好过几个月,它就能变成新的“流量密码”。

毕竟,这车的颜值、配置都挺能打的,而且还有华为的Buff加持。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车市风云瞬息万变,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刮什么风。

但有一条是铁律,那就是只有不断革新、不断精进,才能在惨烈的厮杀中屹立不倒。

所以,对于问界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计较一时的盈亏,而是要好好复盘,找到自己的长板和短板,然后扬长避短,不断夯实自己的竞争力。

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的牌局中占得一席之地。

而对于咱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作壁上观,看看这场汽车市场的“宫斗剧”最终会如何收场,也是一件挺有嚼头的事儿。

毕竟,谁不爱凑热闹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