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航海家最近搞了个大新闻,启航版,24.59万。
这数字一出来,我第一反应不是杀疯了,而是林肯不装了,摊牌了。
什么美式豪华,什么总统座驾,什么静谧之旅,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先放一边。现在就是一句最朴实的话:我,林肯,打钱。
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以前大家还讲究个体面,在豪华品牌的包厢里互相敬酒,虽然桌子底下都在踹对方的要害,但脸上笑嘻嘻。现在林肯直接把包厢的门踹开了,拎着两把西瓜刀站在大厅里喊:来,都别吃了,今天要么我成仙,要么你们成盒。
先看看他这两把刀有多快。2.0T发动机,261匹马力,将近400牛米的扭矩,配个8AT。这套东西,放在过去,是三十五万以上车型的标准配置,属于豪华品牌的入门门槛。现在,它直接给你干到了二十四万多。这是什么概念?这是雷电法王杨永信在给你做电疗,加大,加大,再加大,直接把你电得外焦里嫩,让你忘了隔壁那些合资品牌还在用什么1.5T或者低功率2.0T在那儿挤牙膏。
车里头呢?一堆屏幕,高通8155芯片。是是是,我知道,现在没个8155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跟以前没个涡轮增压一样。但关键在于,林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钱”品牌,一个连车机系统更新都慢半拍的家伙,现在也开始跟你卷这个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它悟了,开窍了,知道现在的消费者买的不是车,是会移动的平板电脑。
所以,你看林肯这个操作,它不是降维打击,它是降智打击。它在用最简单粗暴的逻辑跟你对话:同样的钱,我比你大,我比你劲儿大,我牌子听上去比你“豪华”。就问你怕不怕?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林肯选择在一个所有人都在高呼电动化是未来的时间点,推出了一款性价比拉到极致的纯燃油车。这动作本身就充满了犬儒主义的黑色幽默。
电动车是未来吗?是。智能驾驶牛逼吗?牛逼。但这些玩意儿的终极考验场景在哪?不是在加州的高速公路上,也不是在上海的陆家嘴。真正的考验,在城乡结合部的菜市场门口,在那些神出鬼没、不讲任何武德的“老头乐”面前。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车里装的是天河二号都没用。
讲真,我最近在琢磨一件事,就是为什么外卖的盖饭,那个汤汁总能精准地漏到塑料袋里。这事儿跟自动驾驶一个道理,实验室里的一切完美,都顶不住现实世界的一个草台班子。
所以林肯这一招,堪称阳谋。它在对一群特定的人喊话,一群像我这样的中年人。我们懂电动爹的香,也怕电动爹的伤。我们对续航有着宗教般的焦虑,对充电桩的位置比对自己家祖坟在哪儿都清楚。我们心里,依然给燃油车那套“加油就走”的古老仪式留着一块自留地。
林肯航海家这个启航版,就是这块自留地里长出的最大的一颗白菜,还洒满了农药,谁来都得崩掉两颗牙。
它在赌,赌的就是这群人的“既要又要”。既想要豪华品牌的那个标,又想要一个不肉的动力,还想要一个巨大的空间,最后,还要一个打骨折的价格。之前,满足这些条件的,你可能得去二手市场淘换。现在,林肯给你端上来了,新车,还带质保。
这就让选择变得非常拧巴。花二十多万,你是去买一个把所有传统技能点都加满了的六边形战士,一个燃油时代的“道诡异仙”,它强大、成熟,但也散发着一股黄昏的气息。还是去买一个同价位的国产新势力?它们浑身都是未来的光芒,但也可能明天就给你来个“OTA背刺”,或者干脆公司都没了。
这他妈就是一道送命题!
选择航海家,你得到的是一个豪华品牌的压缩毛巾,看起来不大,但泡了水,发现真能展开给你看。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意思?而选择新势力,你得到的是一张期货彩票,可能中大奖,也可能就是一张废纸。
我作为一个真的折腾过好几辆车的人,觉得这事儿没那么复杂。会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说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奔驰最值钱的不是车,是“奔驰”这两个字本身,是一种品牌玄学。同样,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内饰做工,他会跟你聊火星和未来。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而林肯的尴尬就在于,它的品牌玄学还没修炼到家,金钟罩铁布衫不够硬。所以它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把价格这把刀,捅到所有对手的腰子上。
所以,航海家这次24.59万的出击,根本不是什么防守反击,也不是什么悲壮的绝唱。它就是一场极其清醒的、甚至有点残忍的商业决策。它告诉整个市场:未来很重要,但活在当下更重要。在大家还没完全搞明白电车的下一个版本是什么的时候,我先用油车把你们的“现在”给收割了。
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既要又要还要的。他们会买林肯,然后天天在网上喷电动爹的充电速度。也会买电车,然后跟朋友吹嘘燃油车最后的情怀。你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表现出你在选,这就够了。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