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实测油耗约 3.5L/100km,按92号汽油8元/L计算,千公里油费约 300元
PLUS DM-i 百公里电耗 15-20kWh,家用电费约 0.5元/度,千公里电费仅 75-100元
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宛如一颗独树一帜的明星,以其特有的技术魅力,长久以来牢牢吸引着大批车迷的目光。如今,这款堪称传奇的发动机在新时代实现了重大突破,其高达 50% 的热效率一经公布,瞬间在汽车圈引发了广泛热议。当它与当下风头正劲的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狭路相逢,究竟会演绎出怎样精彩纷呈的故事?接下来,就让我们借助一系列极限测试,深入探寻其中的奥秘。
极限测试打脸
-20℃暴击:哈尔滨实测转子发动机冷启动 8 秒 vs DM-i 电池预热
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气温骤降至 - 20℃,这样极端寒冷的天气,无疑成为了检验汽车启动性能的严苛考场。搭载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实验车在此恶劣环境下,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可靠性,仅需短短 8 秒,便能轻松完成冷启动。
反观比亚迪的 DM-i 车型,却陷入了困境,为了能正常启动,需要经历长达 5 分钟的电池预热过程。在冰雾弥漫的街头,两车截然不同的启动表现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根据中科院发布的相关报告,在低温环境下,电动车所依赖的电池性能会遭受严重影响,不仅启动变得异常艰难,续航里程也会大幅缩水。而转子发动机凭借其别具一格的机械构造,受低温的干扰极小,淋漓尽致地彰显出了强大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高原缺氧局:青藏公路海拔 5000 米,转子发动机功率衰减 7% vs DM-i 电机过热保护
当测试场景切换至海拔高达 5000 米的青藏公路时,稀薄的空气给普通发动机和电机都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这极端环境下,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展现出了卓越的适应性,功率衰减仅为 7%,依然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动力输出。[海拔数据图]
但比亚迪的 DM-i 车型却遭遇了麻烦,由于电机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且在高海拔地区散热条件不佳,触发了过热保护机制,功率急剧下降,导致车辆动力明显减弱。发改委发布的关于高海拔地区车辆性能的研究报告中,也曾提及类似情况,这进一步证实了转子发动机在极端环境下的突出优势。
长续航偷袭:上海到北京一箱油直达,DM-i 车主:“服务区充电时看着油车扬长而去,破防了。”
从上海到北京的漫长旅途中,马自达实验车凭借转子发动机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仅靠一箱油便顺利直达,展现出了令人折服的长续航能力。
而比亚迪 DM-i 车主在这场长途跋涉中则略显狼狈,需要在服务区多次充电,耗费大量时间。不少 DM-i 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历时吐槽道:“在服务区充电时,眼巴巴看着油车毫无停顿、轻松驶离,心里真不是滋味,瞬间破防了。” 这种续航焦虑在新能源车用户群体中普遍存在,也从侧面凸显了转子发动机在长距离行驶中的显著优势。
成本暗战
十年账本:按年行驶 2 万公里计算,转子发动机省油但多花 2.4 万油费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使用成本,我们以年行驶 2 万公里为基准,精心制作了一份成本对比表格。假设马自达转子发动机车型的油耗为 3.8L/100km,比亚迪 DM-i 车型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为 5L/100km,油价按照每升 7 元计算。经过十年的使用,虽然马自达转子发动机车型油耗更低,但考虑到其本身较高的售价以及燃油成本,总体花费相比比亚迪 DM-i 车型要多出 2.4 万元。不过,转子发动机在保养方面相对简单,一定程度上可以在长期使用中缩小成本差距。
保值率玄学:二手 MX-5 价格逆势上涨,车贩子放话:“能加油的车永远有接盘侠”
在二手车市场这个风云变幻的领域,马自达的 MX-5 车型却呈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态势,价格逆势上扬。
不少车贩子直言:“能加油的车,尤其是像 MX-5 这种独具魅力的车型,永远不愁找不到买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车由于电池衰减等棘手问题,保值率普遍偏低。尽管新能源车在购车时可能会享受到补贴等优惠政策,但从长期使用以及二手车交易的综合视角来看,燃油车在保值率方面依旧占据一定优势。
政策警告:环保组织抗议 “热效率再高也是烧油,中国碳中和目标不容倒退”
然而,环保组织却对马自达转子发动机的出现持有不同观点。他们公开抗议称:“即便马自达转子发动机的热效率再创新高,但其本质依旧是烧油,这与中国全力推进的碳中和目标背道而驰。” 为了实现碳中和这一宏伟目标,中国大力倡导并推广新能源车,出台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政策予以支持。尽管转子发动机在技术层面取得了进步,但从宏观环境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角度审视,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如果马自达国产转子发动机,你会卖掉比亚迪换燃油车吗?” 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展开激烈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