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圈里可真是不太平,特别是那些兜里揣着百八十万,准备给自己添个“大玩具”的朋友们,估计心里都跟打鼓似的。
这事儿得从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的一个新规定说起,这个规定一出来,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大石头,整个高端汽车市场都跟着起了波澜。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要对“超豪华小汽车”收一种叫消费税的东西,这税以前就有,但门槛很高。
过去的标准是,你买的车,如果不算增值税,价格超过130万,换算成咱们平时买车看的那种含税开票价,大概就是146万9千块钱,超过这个数,就要多交10%的税。
这个价位,基本就是冲着法拉利、兰博基尼那种顶级跑车去的,对大部分人来说,就是听个响,跟自己没啥关系。
可现在,新规定把这条线给降下来了。
从2025年7月20号开始,只要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超过90万,也就是开票价超过101万7千块钱,就得交这10%的税。
这一下影响的范围可就大太多了。
以前是只有极少数顶级富豪买车才需要考虑的事,现在一下子就把很多准备买个百万级别好车的中产和精英人士给框进来了。
消息一公布,最先“炸锅”的地方,就是保时捷的4S店。
为啥是保时捷呢?
因为它的定位太特殊了。
它不像法拉利那么高不可攀,也不像满大街跑的奔驰宝马那么常见,正好卡在了一百万出头这个价位上,是很多人奋斗的目标和梦想。
旗下的几款当家车型,比如经典的911跑车,又帅又能装的帕拉梅拉轿跑,还有纯电动的Taycan,价格正好就落在了新规定划定的101万到147万这个区间里,可以说被“精准打击”了。
于是,一幕幕抢购大戏就开始上演了。
有记者去保时捷中心探访,发现就算是大工作日,店里也是人挤人,销售顾问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一个销售小哥对着记者感叹:“这两天店里都快忙疯了!从消息出来到现在,我们店就卖掉了六七台车,连摆在展厅里给大家看的展车,都被客户直接刷卡开走了!”卖得最火的就是911和帕拉梅拉,据说911的现车就剩最后一台,帕拉梅拉的配额也基本被抢光了,尤其是加长版的,更是紧张。
销售们给客户算的账,简单又直接,但特别有说服力:“您看这台车,一百一十多万,只要赶在新规执行前,也就是7月19号晚上12点前把发票开了,就能省下10%的税,那可是十几万块钱啊!晚一天,这十几万就得您自己掏了。这钱拿来干点啥不好?”这话对那些本来还在犹豫的买家来说,简直就是催化剂,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十几万可不是个小数目,都能再买一辆不错的家用车了。
所以大家纷纷赶着这最后的“窗口期”下单,生怕晚一步就得多花冤枉钱。
就在保时捷这边上演“速度与激情”的时候,市场的天平另一端,一些老牌的传统豪华品牌,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凄凉。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就是玛莎拉蒂。
最近,上海一家经销商直接打出了一个广告,说玛莎拉蒂的SUV车型Grecale,限时特价38万8千8。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以为是开玩笑,要知道,这款车的官方指导价可是65万起步的,这相当于直接打了六折,比腰斩还狠。
后来记者去核实,发现这还真是事实。
经销商也直说,这么干就是为了“清库存”,甩卖求生。
据说这批150台的特价车,没几天就全卖光了。
想当年,玛莎拉蒂可是和法拉利齐名的“海神”,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如今却要靠经销商“割肉”来维持销量,这背后的辛酸和无奈,真是让人唏嘘。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几年前玛莎拉蒂在中国一个月还能卖一千多台,现在一个月连一百台都卖不到了。
遇到困境的还不止玛莎拉蒂一家。
根据行业数据,今年前五个月,宾利在中国的销量下滑了20%,劳斯莱斯少了23%,连法拉利和兰博基尼这些超跑品牌,销量也都在往下掉。
这些曾经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品牌,似乎一夜之间就不那么香了。
这里面固然有大环境经济放缓,顶级消费群体捂紧钱包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变化,可能在于市场的风向真的变了。
一边是传统洋品牌的落寞,另一边却是我们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敢相信吗?
我们自己的品牌,已经开始在百万元级别的豪车市场站稳脚跟了。
就拿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仰望来说,它推出的硬派越野车U8,售价高达109万8,就这么贵的国产车,2024年以来已经卖出去了七千多台。
还有尊界S800,也是七八十万到一百万的车,上市一个小时订单就破千,第一个月就卖了六千五百多台。
这背后,是中国消费者心态的巨大转变。
以前大家买豪车,认的就是那个标,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现在不一样了,很多有钱人不再迷信品牌,而是更看重产品本身。
有位去体验国产百万豪车的车主就说:“我家里已经有保时捷和宾利了,就是想来看看咱们国产的电动车到底做到了什么水平。”你看,买国产豪车,已经从过去可能觉得是“没钱的无奈之选”,变成了现在一种主动的、潮流的、想要体验新科技的选择。
一位已经下订了国产豪车的准车主分析得更透彻。
他觉得,传统豪车强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机械功夫上,那种经过百年沉淀的豪华质感和调校功力,确实厉害。
但是,咱们的国产高端电动车,在另一个赛道上实现了超越,那就是智能化和科技感。
车里的大屏幕、流畅的车机系统、聪明的辅助驾驶,还有电动车天生带来的那种安静、平顺、提速飞快的驾驶感受,是同价位的燃油车给不了的。
他打了个比方,现在可能20万的电动车开起来的感觉,比50万的油车还要好,这就是技术的优势。
这种变化,也让网上那句调侃“以前是没钱,才买国产车;现在是没钱买,国产车”显得格外真实。
这句话里,有自嘲,但更多的是一种自豪。
它说明了我们的汽车工业真的强大起来了,已经有能力和底气,去和那些百年品牌在高端市场掰手腕。
从东风的猛士,到吉利的尊界,再到比亚迪的仰望,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把目标瞄准了百万元级的市场。
这次的豪车税新规,就像一个放大镜,不仅照出了市场的抢购潮和降价潮,更清晰地照出了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的这场深刻而巨大的变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