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M7高配不送,30万纯电车配件加价,让人心凉了

M7,一款本该打破传统的智能汽车,却在上市初期的高调宣扬中,渐渐走向了让人有点“丧气”的低谷。

这个品牌最初的宣传就像一颗高飞的流星,带着满满的期待和热情,但谁料,飞过后,留下的只是淡淡的烟雾,甚至连那份“光辉”都悄然消逝。

刚问界大火,智界反而成为了那个被遗忘的名字。

车呢,不差;配置呢,也没问题。

可问题就是——你明明给了一座“金山”,结果却只给了一个“沙漏”,而这个沙漏,每一粒沙都在让你心生不满。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个“聪明”的选择,车子顶着“智能”外衣,科技感十足;然而一旦接触,你就会发现——这车真的好贵,贵得不明不白。

智界M7高配不送,30万纯电车配件加价,让人心凉了-有驾

比如,科技智享包,本该作为车主的“标配福利”,最终却成了需要额外加价的“奢侈品”。

颜色和轮毂的选择,竟然也要掏钱,别说空气悬架了,那东西早就被我忍痛割舍掉了。

最后,算下来,这辆车的价格大概是30多万,你以为是高端产品,实际上,它是在让你“剁手”之后再回头。

其实你得明白,消费者现在不再满足于车子能跑。

谁都知道车跑得快,配置好,智能化也是大趋势,问题是,消费者要的是“性价比”,你能给我车的同时,还能让我省心吗?

不,M7给的是“高配低配”随便选,你想要个性化配置?

智界M7高配不送,30万纯电车配件加价,让人心凉了-有驾

那得付出更多的代价,连车内的一点小细节,都在“收费”上找借口。

想要每一样,都要额外掏钱,就像是去饭店吃个大餐,最后居然告诉你,水果沙拉是“加菜”,但你本来以为它是套餐的一部分。

不过,不是说M7不行,车是真的不错,驾驶起来的感觉很棒,车内也很宽敞,智能系统也非常流畅。

只是,消费者已经不单单追求表面上的“好”,他们更看重的是品牌的诚意。

就像我坐上去,第一反应是“这车可以,但为什么价格上差那么多?”

你看,从外部看,它是个“聪明”的车,但从车主的角度看,似乎更像是个“有心计”的商人,什么都不免费,反正你有钱就花吧。

智界M7高配不送,30万纯电车配件加价,让人心凉了-有驾

而最让我想不通的,莫过于车的市场定位了。

它似乎想占据高端智能汽车的领地,但又不敢完全放开,最后成了“高端”的“打折版”。

想要豪华,就得加价,想要智能化配置,也得一层一层拆开买。

你给了消费者这种两难选择,不觉得是自断腿脚吗?

说实话,M7并不缺乏内在的潜力,尤其是它的科技配置,真的让人眼前一亮,但如果真想赢得消费者的心,车企就不能这么“隐形收费”。

有多少人原本是冲着车的技术和“智界”名号来的,结果发现自己的钱包已经被掏空,心情自然就变了。

智界M7高配不送,30万纯电车配件加价,让人心凉了-有驾

想想看,原本M7应该是个“智慧”的代表,但它的定价策略就让人想“静静”,想得有点闷。

其实,现在的车市就像是“过家家”,品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再是单纯的车好就行。

你想让消费者觉得它值这个钱,首先得让他们看到你真心实意的“诚意”。

科技、配置可以吸引他们,但不要拿消费者的耐心做赌注。

回归一点简单的道理:再好的车,没有性价比做基础,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车买得起,但如果背后有太多潜规则,最终买到的只是个让人“想静静”的“智商税”。

谁能忍受总是想要掏钱去做“选择”的生活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