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秀出全球专利榜单成绩!8月14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开业发布会上,比亚迪集团李云飞总经理抛出一组震撼数据: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技术专利榜单中,中国车企共斩获17个TOP10席位!李云飞表示:“三大核心技术赛道,十七面中国旗帜——我们已实现全面引领!”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完成了对传统国际巨头的系统性超越,更凸显了比亚迪作为领航者的角色——其以平均每日授权20项专利的创新速度,正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专利领跑:三大核心赛道的绝对优势
近日,中汽中心旗下权威机构中汽信科发布全球汽车技术专利授权量排名(数据截至2025年7月31日),比亚迪以绝对优势包揽三大榜单榜首:在覆盖新能源技术全领域、混合动力及纯电动三大核心赛道的中国专利授权量排名中,上演"帽子戏法":
新能源技术总榜以7992件专利封王,近乎丰田两倍的碾压优势,筑起中国技术长城;
纯电动战场更显恐怖统治力,5845件专利形成断层领先,单家企业专利量超越二三四名总和;
混动领域632件专利守擂成功,与深耕三十年的丰田短兵相接仍强势登顶。
更令人振奋的是,三大榜单TOP10中跃动着17面五星红旗,中国军团集体崛起!混动领域七成席位被中国车企攻占,纯电榜单72%专利量尽收囊中。当部分国际巨头仍在技术路线选择上踟蹰不前时,中国已凭借密集的专利集群,为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开辟了清晰路径。
技术炼金术:从"烧钱研发"到"专利暴雨"
辉煌的专利成就背后,是长期、系统且高强度的创新投入。 正如比亚迪,支撑这份霸榜成绩的,是其14年孤注一掷的研发豪赌——超12万技术军团昼夜攻坚,日均诞生45项专利申请、20项专利授权,相当于每1.2小时就有一项新技术获得国家认证。
而这种近乎偏执的投入,自然也催生了多项具有行业里程碑意义的核心技术:刀片电池刺破安全痛点,CTB车身一体化颠覆制造逻辑;第五代DM混动将油耗压至2.6L/百公里,堪比摩托车能耗;3万转电机突破物理极限,兆瓦闪充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其实早在2008年全球首款插混车F3DM问世时,比亚迪已埋下技术伏笔。如今从实验室走出的专利,正高效转化为引领全球市场竞争优势的尖端产品力。
专利到销冠:中国方案引领全球市场
当然,技术领先最直接的见证,是比亚迪在2025年上半年成功登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宝座:其国内211.3万辆的销量构筑了强大的市场基础,海外47.2万辆、同比增长128.5%的亮眼业绩则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全球扩张动能和品牌接受度。
毫无疑问,此前的专利壁垒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护城河。当丰田在纯电领域专利量仅为比亚迪四成,当国际巨头在混动赛道集体失语,中国车企已用专利构筑起技术护城河。从比亚迪的垂直整合到奇瑞、广汽的细分突破,这场由自主核心专利引领的产业革命,其意义已超越单一企业,它正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实现华丽转身,从“技术跟随者”向“技术标准与行业发展方向的定义者”加速转变。
结语
"17面红旗"不仅是专利数量的胜利,记录着中国汽车工业百年逆袭的缩影,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技术优势的宣言。当西方车企还在技术路线上摇摆,比亚迪们已用三电技术、混动效率、平台化开发等创新,为全球汽车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这一次,我们真正驶入了超车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