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都听说了,车企和供应商之间的“账期”成了热点话题。
就在8月11日晚上,央视《新闻1+1》专门聊了聊这个事儿——今年6月,17家车企公开说要在60天内给供应商结账,现在正好过去60天,这些承诺到底兑现得怎么样了?
车企们的“60天约定”是怎么来的
今年6月10日到11日,国内17家车企凑到一块儿,公开给供应商们表了个态:以后咱们的支付账期,保证不超过60天。
当时这事儿一出来,不少供应商心里都松了口气——要知道,货款能不能及时到账,直接关系到小日子过得稳不稳当。
那会儿大家都盼着,这承诺能实实在在落地。
60天一到,央视来“查作业”了
时间过得真快,8月11日,正好是承诺过去整整60天的日子。
车企们到底有没有说到做到?昨晚央视《新闻1+1》专门连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许海东副秘书长,想听听真实情况。
许海东说,现在大家伙儿都挺积极的:不管是一汽、东风、长安这些央企,广汽、上汽、北汽这些国企,还是吉利、长城这样的民企,就连赛力斯、理想、小鹏这些新势力,都在动起来了。
中汽协也做了统计,主要的大车企基本都开始行动了。
不过他也解释,调整账期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车企得先筹备资金,验收、上线、付款这些流程都得改,供销合同也得重新签。
所以现在不少企业都是新订单先严格按60天付,老订单再慢慢解决,这其实也能理解,毕竟这么大的盘子,总得一步一步来。
一汽:为中小企业“真金白银”撑腰
8月11日下午,工信部也放出了对几家车企的调研消息,其中就有中国一汽。
一汽这次是真下了功夫,专门组建了跨部门的专项工作组,从流程到监督都管起来,要把这60天账期从“行政要求”变成长期的规矩。
最让人暖心的是,一汽还特别照顾中小企业。
从2025年6月开始,只要是认定的中小企业供应商,货款全部100%用现金支付,不再是以前“现金+银行承兑汇票”混着来的模式了。
现在,首批2000多家中小企业的资质审核已经做完,还建了个动态管理名单,每个月更新企业经营状态,确保政策能精准帮到需要的人。
广汽:把“现金支付”刻进骨子里
广汽集团这边,直接把“60天内支付供应商货款”当成了铁律来守。
从订单下达到验收入库,再到对账结算、货款支付,全流程都建了管控体系,一点不含糊。
支付方式上,广汽一直坚持“现金为主,尊重选择”,说白了就是尽量用真金白银给供应商减负。
现金转账可是广汽的老传统了,从成立到现在,一直把这当主要结算方式。
虽然2023年起也引入了广汽贴息的银行承兑方式,但到现在为止,这种方式结算的占比也就5%左右,大部分还是实打实的现金转账,这信任的基石算是打牢了。
赛力斯:“厂中厂”里的协同小妙招
赛力斯除了守住60天账期的底线,还想出了个“厂中厂”的好办法。
简单说,就是把合作伙伴们的产线都搬到自己的超级工厂里来,零部件生产完到装配,距离就几百米。
这下中间流程少了,运输费省了,结算周期自然就短了,供应商的库存也跟着少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能一起往前跑,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上去了。
而且赛力斯还挺灵活,最近有个别零部件供应商资金周转不过来,提出想提前结款,赛力斯二话不说就让财务把钱打过去了。
支付方式上,一直用的是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转账两种,也算是给了供应商选择的余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