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上半年营收超923亿,燃油车稳利润,新能车开拓未来市场

长城汽车2025上半年财报一出,整个车圈像被泼了凉水又打了鸡血,气氛扑面而来,紧张对立,悬而未决,燃油与新能源的拉锯仿佛一触即发,成都车展现场,哈弗、魏牌新能源、坦克SUV、欧拉、长城炮、灵魂摩托齐聚,目光全都盯着那“923亿元”营收和63亿利润的数据,仿佛一场静默的对峙。

8月29日,成都,长城汽车集体亮相,三十多款车型排开,气势仿佛要宣告自己还稳得住,现场热闹非凡,背后却是2025年半年报刚刚披露,营收同比只涨了0.99%,利润却下滑10.21%,数字够扎眼,行业大潮里,这点波动会不会是转折点,谁也不敢说死。

长城汽车上半年营收超923亿,燃油车稳利润,新能车开拓未来市场-有驾

长城汽车本来就是中国SUV和皮卡市场的大佬,混动、纯电、燃油车,手里全都有,这半年报里,销量和营收都在涨,产品周期也在加快,渠道模式也在变,但成本投入明显上升,净利润一下子就波动了,表面上的亮眼数字背后,其实每一分钱都花得更谨慎。

镜头拉回2025年初,长城汽车的销量其实并没那么让人激动,上半年只比去年同期多卖了2.52%,累计56.89万辆,新车月销最多不过11.07万辆,新能源只占16.04万辆,海外市场也才19.77万辆,行业整体增速都比这快,长城的压力其实很大。

哈弗和皮卡这两个老品牌还是顶梁柱,1到6月哈弗卖了32.37万辆,皮卡卖了9.36万辆,都有增长,但增速不算快,皮卡市场的第一把交椅还是握在手里,不过新能源的增量明显还没成气候,转型压力肉眼可见,市场竞争直接逼到脸上。

2025年第二季度突然发力,销量31.20万辆,同比增长11.63%,环比更是21.51%,营收也创新高,单季就有523.16亿元,净利润45.86亿元,环比暴涨161.87%,似乎一夜之间,长城汽车把低迷甩在了身后,连7月都没掉链子,单月销量10.44万辆,连续三个月两位数增长,趋势一下子变得光明起来。

长城汽车上半年营收超923亿,燃油车稳利润,新能车开拓未来市场-有驾

但这背后的隐忧还在,国内车市价格战没停过,新能源转型逼着每家车企都拼命上新,品牌内卷加剧,盈利压力陡增,2025年一季度长城净利润只有17.51亿元,同比直接砍掉一半,二季度虽有回升,但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都在缩水,谁都不好过,长城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样本。

燃油车依然是利润的基本盘,新能源却是未来的希望,长城靠稳固传统车型保证赚钱,新能源板块则疯狂加码,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车型一堆,既有燃油新款,也有混动、纯电新品,哈弗、欧拉、魏牌全线发力,单靠老本吃饭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在新能源里抢到一席之地。

市场数据很直接,2025年上半年全国燃油车销量只有785万辆,同比下滑12.3%,新能源却在疯涨,长城要想不被淘汰,就得在新能源投入更多资源,半年报里销售费用暴涨63.3%,花了50.4亿元,渠道创新、用户直连、品牌升级样样都得砸钱,谁都知道这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的买卖。

魏牌零售、交付、服务中心全都在扩张,已经建到360多个零售点,50多个交付和服务中心,投入巨大,回报却得慢慢等,市场不等人,新能源品牌的跑马圈地没有终点,长城每一步都得踩得稳稳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甩下。

长城汽车上半年营收超923亿,燃油车稳利润,新能车开拓未来市场-有驾

欧拉成了新能源战略的重头戏,下半年还要推两款全球新品,三年磨一剑,十亿资金砸下去,这种力度已经不是简单试水,而是要拼命占位,新能源研发、营销资源都向欧拉倾斜,谁也不敢保证能赢,但不押注就只能等死。

长城汽车的“生态出海”战略也在同步推进,中国总部主导,德国、日本、印度等地建研发体系,整车、零部件、新能源、智能化全面布局,出海已经成了国产车企的新战场,内卷之下,谁能抢到国际市场的红利,谁就能活得更久。

时间线上,2025年每一个节点都像是压在长城汽车身上的一块石头,成都车展的热闹只是表象,背后是营收和利润的拉锯,是新老业务的权衡,是技术和品牌的双重试炼,长城汽车想要燃油车保利润,新能源谋现实却是双线作战,步步惊心。

长城汽车上半年营收超923亿,燃油车稳利润,新能车开拓未来市场-有驾

回头看这半年,长城既没松手燃油车,也没放弃新能源,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既想守住利润基本盘,又怕错过新能源的风口,每一步都不容易,风险和机会并存,没有谁能轻松取胜。

车市的竞争像极了博弈,表面红火,实则刀光剑影,长城汽车的“舍得”与“坚持”背后,是对未来市场的深度焦虑,也是对利润和品牌的底线坚守,只是谁都清楚,这条路走起来注定会越走越难。

新能源普及加速,燃油市场持续萎缩,长城不能也不敢掉队,产品线频繁上新,渠道模式不断创新,销售费用一路走高,这些动作背后,是对转型的极限拉扯,也是一个老牌车企的自我革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