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可持续富足”乌托邦:AI盛宴下的社会隐忧与真实挑战


9月2日,特斯拉官方在X平台发布“秘密宏图第四篇章”,将发展重心从电动汽车和能源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旨在实现“可持续富足”的社会。然而,在这一美好愿景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社会隐忧与真实挑战。

特斯拉的“可持续富足”乌托邦:AI盛宴下的社会隐忧与真实挑战-有驾


当马斯克遇见马尔萨斯:资源无限增长的美丽谎言

特斯拉“宏图计划第四篇章”提出“增长无限性”的主张,认为资源的短缺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创新和新理念来解决。但这与地球资源有限性存在根本矛盾。

AI算力的扩张对芯片和能源有着惊人的消耗。例如,台积电3nm工艺耗电量已超70MW,而训练GPT-3的耗电相当于120个美国家庭年用电量。剑桥大学研究显示,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已占总量的4%,且每5年翻番。这与特斯拉2020年提出的“零排放”承诺背道而驰,如此巨大的能源消耗,让人们不禁质疑特斯拉将如何兑现这一承诺。

特斯拉的“可持续富足”乌托邦:AI盛宴下的社会隐忧与真实挑战-有驾

自动驾驶的全球困局:技术普惠遭遇法律高墙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是特斯拉实现“可持续富足”的重要一环,但FSD的全球推广面临着诸多制度障碍。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要求自动驾驶系统必须满足“可信AI”七项原则;中国《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规定》禁止敏感地理信息出境;美国各州对自动驾驶责任认定存在47种不同标准。

以Waymo在旧金山运营受阻为例,尽管其技术成熟度较高,但由于社会接受度等问题,运营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这充分说明技术成熟度并不等同于社会接受度。自动驾驶技术要实现真正的普惠,还需要跨越这些法律和社会接受度的高墙。

特斯拉的“可持续富足”乌托邦:AI盛宴下的社会隐忧与真实挑战-有驾


机器人革命的双面刃:创造还是摧毁就业?

宣传能够“解放人力”,但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3.75亿劳动者需转换职业类别。制造业工人、仓储管理员等易被替代群体面临着巨大的职业转变压力。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近期大罢工中就提出了“技术性失业”的诉求,这反映出人们对机器人革命可能导致大量失业的担忧。特斯拉在大力推广Optimus机器人的同时,是否准备好应对这种社会结构震荡,值得深思。

特斯拉的“可持续富足”乌托邦:AI盛宴下的社会隐忧与真实挑战-有驾


可持续富足的残酷不等式:谁被排除在AI红利之外?
马斯克的“可持续富足”愿景中存在着系统性排斥。发展中国家缺乏AI基础设施,非洲仅占全球数据中心的1%;老年群体存在数字鸿沟,欧盟65岁以上仅54%使用互联网;中小企业面临技术壁垒,部署工业机器人需百万美元级投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警告,AI可能加剧全球不平等达20%。这表明,在特斯拉描绘的美好未来中,并非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AI红利。

特斯拉的“可持续富足”乌托邦:AI盛宴下的社会隐忧与真实挑战-有驾


乌托邦照进现实:我们需要怎样的技术伦理?
面对特斯拉“可持续富足”愿景下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框架。首先,应建立AI碳足迹核算标准,以衡量AI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其次,制定机器人税收用于职业培训基金,帮助因机器人革命而面临职业转变的劳动者;最后,成立跨国自动驾驶法律协调组织,解决自动驾驶全球推广中的法律差异问题。以挪威主权基金将特斯拉剔除ESG指数为例,这强调了商业愿景必须通过社会责任检验。当技术快速发展时,我们需要思考谁来守护“可持续”的真正定义,确保技术的发展能够真正造福全人类,而不是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和不平等。

特斯拉的“可持续富足”乌托邦虽然充满了吸引力,但在AI盛宴的背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社会隐忧与真实挑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建立合理的监管框架和技术伦理,才能让特斯拉的愿景真正成为现实,让全人类共享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