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3800米海拔爬坡测试,那台百公里油耗9.2升的柴油212,让开汽油越野车的人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去年11月在阿拉善碰到一件事。有台212 T01柴油版陷在45度的沙坡上,车主挂上4L挡,油门踩下去不到三分之一,轮胎慢慢刨着沙子就爬出来了。旁边两台汽油越野车,一台转速拉到4000转还在原地刨坑,另一台直接放弃等拖车。那天风挺大,我站在坡顶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十年前大家对柴油车的态度——“抖、吵、进不了城,谁买谁傻”。
现在看,情况似乎在变。
这台212搭载的福田欧康2.0T柴油机,415牛米扭矩1500转就全部爆发,一直扛到2400转。数字可能不起眼,但跑烂路的都懂,爬坡脱困时发动机转速往往上不去,这时候低扭就是命。轮端扭矩能到900多牛米,比老款BJ40柴油版高出一截。阿拉善那次,车上坐了四个人,后备箱塞了200公斤装备,陷车前刚从碎石坡上下来,全程没听见发动机吃力。
噪音倒是个意外。我自己早年开过几台老柴油SUV,那“哒哒哒”的拖拉机声,冬天热车楼下邻居能隔三层楼听见你几点出门。这台212怠速坐车里,真分不出是柴油还是汽油。120码巡航聊天不用扯嗓子,这比我前年试过的某款美系柴油越野车强太多。据说用了液压挺柱、35毫米厚隔音棉,还优化过喷油嘴声学罩。这些名词听着唬人,实际效果就是安静。
经济性才是柴油的老本行。百公里8.5升工况油耗,实际跑起来可能更低。有个车友去年走318进藏,满载四个人加装备,全程9.2升。按现在柴油七块多一升算,一公里六毛出头,汽油版怎么也得八毛往上。80升主油箱配改装副油箱,理论续航能到1300多公里。这意味着什么?无人区那些动辄两三百公里没加油站的路段,心里踏实。
川西高原有个测试数据挺有意思。四个人加200公斤装备,4L模式爬38度碎石坡,中央差速器没过热,前后轴扭矩分配误差在3个点以内。电子限滑响应0.2秒,交叉轴工况单轮能分到310牛米。这些数字翻译成人话就是:该上的时候上得去,该稳的时候不翻车。
四驱系统还是博格华纳那套电控分时,2H通勤、4H烂路、4L脱困。4L挡位扭矩放大做到2.5倍,配合电子限滑,账面数据够用。虎克之路那种连续驼峰路段,前保险杠离地还能留180多毫米余量。850毫米涉水深度也不算虚标,有人测过在1.2米深水池泡半小时,电气系统没报故障。当然,这不代表你真能开着它当潜水艇。
通过性参数看着挺唬人——接近角40度、离去角36度、最小离地间隙235毫米。实际表现呢?阿拉善英雄会期间,有台满载的212爬45度沙坡,轮端扭矩测出来923牛米。旁边那台坦克300柴油版,同样工况下数据低了一截。这事儿后来在车友群里传开,有人专门去对比测试,结果差不多。
改装是个意外惊喜。预留62个标准化接口,底盘、车身、电气都覆盖。敦煌那边有车队加装32升副油箱和车顶帐篷,连跑1200公里无补给,中途没出过岔子。厂家提供改装图纸备案,这对玩越野的人来说算是解决了年检后顾之忧。谁也不想折腾完车,过检时被卡住。
静下来想,这车定位挺清楚:不是拿来城市通勤装门面的,是给真想往野地里跑的人准备的工具。212这名字本身带点情怀——六十年代的老底子,如今换了平台架构和动力系统,骨子里那股硬派劲儿还在。
值不值得买?看你怎么用。天天市区上下班,可能汽油版或新能源更合适。但要是常跑长途、喜欢野外撒欢、在意油耗,柴油版似乎是个选项。前提是你所在城市对柴油车还算友好,或者压根不怎么进城。
最后说一句。前两天回加油站,发现加柴油的队伍确实比以前短了。不知道是车少了,还是大家都改开电车了。但在阿拉善那片沙漠里,看着那些柴油越野车一台台爬出沙坑,我觉得这故事可能还没讲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