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安的网约车还能跑吗?这问题搁谁都得掂量掂量。
还记得当年网约车刚冒头那会儿,简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方便又便宜,谁出门不得叫两下?
可现在呢?
网约车司机都快成“高危职业”了,累死累活一个月,刨去油钱、份子钱,到手的仨瓜俩枣,还不够喝西北风的。
最近,一份关于西安网约车市场的报告,就像一盆凉水,直接泼醒了不少还抱着“金九银十”幻想的司机师傅。
截止到2025年6月30日,西安有26家网约车平台,听着挺热闹,但实际上,45241辆持证网约车里,真正跑起来的也就37315辆。
更扎心的是,2025年第二季度,一下子退出了2874辆,这是啥概念?
这是用脚投票,不干了!
为啥不干了?
数据更吓人:平均每天上线跑的才2.5万辆,每天才跑10.5单,比去年同期直接降了16%。
更惨的是,三分之一的车,一天连5单都跑不到,能跑到15单以上的,也就三成。
刨去那些“僵尸车”,真正能挣钱的,凤毛麟角。
跑得多的,日子也不好过。
一天跑10单以上,一天下来能挣324元,听着还行,可别忘了,这还得刨去油费、车损、平台抽成,七七八八算下来,到手的能有多少?
再看看去年同期,收入直接降了17%,这是啥感觉?
辛辛苦苦跑一天,感觉白干了!
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那该死的“一口价”。
平台为了抢生意,搞什么“特惠单”,价格低到离谱,乘客是省钱了,可司机呢?
油钱都不够!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也看不下去了,8月19号发布了个《关于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价格行为的通知》,直接叫停了“一口价”、“特惠单”这种低价竞争。
平台调价,还得先问问司机同不同意,还得跟管理部门报备。
政策是好政策,但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还真不好说。
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平台要是想玩猫腻,办法多的是。
现在西安网约车市场,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饱和”。
车多、人少、单少,僧多粥少,谁都想分一杯羹,结果谁都吃不饱。
平台抽成比例虽然降了点,但司机实际到手的,还是少得可怜。
再加上政府严查“黑车”,合规化成本又高,司机们的日子,那是难上加难。
以后网约车会咋发展?
我觉得,光靠烧钱、打价格战,肯定走不通了。
得靠服务质量,车内环境、驾驶安全,这些都得提升。
平台也得更透明,价格、抽成,都得明明白白告诉司机。
说白了,网约车这行,要想长久,就得让司机挣到钱,乘客享受到好的服务,平台也能健康发展。
如果只是盯着眼前的利益,搞恶性竞争,最后只会把整个行业都玩死。
2025年,西安的网约车还能不能跑?
关键就看能不能找到这个平衡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