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式公交”火了,你坐过吗?

(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打车式公交”火了,你坐过吗?-有驾

  记者 董梁

  指尖下单,随叫随到,没有固定路线、依靠算法实时调度、按需派单……眼下,这种“像打车一样坐公交”的服务,正在湖州悄然兴起。连日来,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记者体验:

  通过App就能下单

  这种兴起的绿色出行方式,名为动态公交。与传统公交“按线行驶、按站停靠”的运营模式不同,动态公交采用“需求响应式”服务,在指定时段内根据乘客预约需求灵活调配车辆,实现“预约出行、随需而至、一站直达”。

  9月8日中午11点,在湖城金色地中海小区门口,记者点开“湖州市民通”App,输入出发地金色地中海、目的地为奥体中心羽毛球馆等信息,点击约车,付费3元顺利下单。没多久,系统响应自动派单。

  5分钟后,一辆动态公交抵达小区门口。车门打开,司机提醒乘客出示验票码。

  “2005。”记者报出码后顺利乘车。“师傅,咱们这车有固定路线吗?”记者问道。

  司机回答记者:“动态公交没有固定路线。乘客在手机端平台下单后,我这智能平板会收到单子,按导航指定站点接乘客。如果这一单途中没有其他乘客,就相当于‘专车’;要是有同方向的乘客拼单,就顺路接上,既方便又省资源。”

  这一数字化调度在湖州交通集团下属公交集团指挥中心的大屏上更为直观:动态公交化作流动光点,订单热力图实时显示需求密集区域。据技术人员透露,智能系统后台会快速处理各条路径规划请求,确保订单在最短时间快速响应。

  另外,记者看到,现在投入使用的动态公交均为长5.99米小车型。湖州公交集团介绍,湖城公共出行需求量大,小型公交车方便灵活,主要是为常规公交线网不够密的区域市民出行提供保障。

  市民声音:

  期盼服务范围更广

  数据显示,自去年5月动态公交服务推出以来,该服务新模式已成功接单9万余次,累计运输乘客约10万人次。

  “以前去趟奥体中心都是自己开车图方便,现在动态公交直接开到家门口。”家住凯莱国际的盛晨说,“自从家门口有了动态公交,比打车便宜,比步行快。没急事,我都会选择下单打公交。”

  盛晨向记者展示乘车记录:23次动态公交出行中,平均响应时间6分钟。“如果动态公交的响应速度再快点就更好了。”他说。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动态车辆匹配时间和平均等候时间并不固定,响应时间4至12分钟不等。

  据湖州公交集团介绍,当前接收到的关于动态公交的建议与诉求,多集中于市民提出的个性化出行需求、增加更多站点和动态公交“扩”圈建议。

  市民张女士就是建议者中的一位。“我家住在仁皇山片区伴山美墅小区附近,恰好在服务圈外,要坐常规公交要走一段路,希望动态公交能够‘扩’圈,服务更多百姓。”她说。

  在吴兴东部新城上班的李先生也表示,早晚高峰常遇到动态公交运力紧张,希望今后增加机动车辆。

  部门回应:

  正在逐步调整运营半径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辟吴兴东部新城、仁皇山片区、南浔3处动态公交服务区域,共计投入27辆动态公交车。数据显示,3处动态公交服务区域覆盖面积达54平方公里,超400个站点分布在住宅区、学校及公共场所等“毛细血管”末端。

  带着市民提出的提速和服务扩圈建议,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介绍,老城区公交线网已能有效满足周边市民日常出行需要,因此目前暂未规划动态公交服务。对于湖州现有的3处动态公交服务区域,他们正在逐步、合理地调整运营半径。

  湖州公交集团表示,以吴兴东部新城区域为例,根据市民出行需求,动态公交运行范围已从20平方公里扩大至49平方公里。服务区域停靠站点已由开通时的167个增至304个,并在每逢周末开通前往湖州东站、潞村、滨湖六村的临时站点。同时,后续将持续科学优化调度算法,调整运力,缩短响应时间,提升服务效率。

  “这不是简单的打车‘公交’,而是对整个绿色出行生态的重构一环,今后一定会越来越优化。”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介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包括逐步推广动态公交、定制公交在内,相关公交线网重塑工作仍在推进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