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问界汽车在电池领域又玩出新花样!他们与宁德时代合作,在重庆问界超级工厂内建了一条专属电池生产线,这可是“厂中厂”模式哦!简单来说,就是宁德时代在问界工厂里建了个“小厂”,专门生产问界专用的电池组。这波操作,看似强强联合,实则透露出问界“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的战略野心!
问界“无界工厂”的底气
问界汽车,可以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中,自研率高的整车厂之一。从整车制造到电驱、电控、座舱、中控、智驾系统、车身结构,几乎全部由赛力斯自研,或与华为联合开发完成。问界的“无界工厂”高度自动化,焊装车间自动化率达98%,白车身由赛力斯自主设计,全车数据在数字化平台全周期建模,既保证一致性,也保障供应链自主性。
宁德时代“变身”代工厂
电池是新能源车的“第二发动机”,过去几年问界采用宁德时代标准产品,如今,专属电池的出现,是整车控制权全面掌握的关键一步。宁德不再只是供应商,而是进入被定制、被管理的角色。此次投产的CTP 2.0电池,采用166Wh/kg高密度设计,具备十层热失控防护系统,电芯为五层包覆结构。更重要的是,它已通过车云协同AI系统实现热隐患预测,控制算法由问界端主导。
产业链整合才是王道
问界选择让宁德“代工”,而非继续外采标准化产品,是战略自主的具象表达。这种“厂中厂”模式,缩短了产品交付时间,快速抢占市场,也提升了交付效率。同时,本地化生产可以减少物流成本,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增强供应链韧性。
未来可期,但也需警惕风险
问界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进入产业链整合、系统能力比拼的新阶段。这种模式,有望推动电池技术标准分化,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但也要警惕过度绑定导致的议价权流失,未来合作可持续性将取决于技术迭代速度与产业链开放程度。
写在后
问界汽车在电池领域的布局,展现了其“全栈自研”的决心,也预示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未来,问界能否在产业链整合中占据优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