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实施,小电池车型退场,脚蹬车与飞车将成历史

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电动车——这个承载了无数小城青年“风一样自由”梦想的神器。可惜的是,风有时候也会被政策折断翅膀。9月1日,新国标GB17761-2024即将走马上任,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节日,将成为电动车江湖的分水岭,三大门派将在新规下彻底消失,或许连老用户都不知道,他们骑得正欢的小车,终将成历史博物馆的展品。

先来说那可怜兮兮的48V12Ah小容量电池车型。可能很多人觉得,电动车不就是个代步工具,何必大动干戈呢?但得罪了,这小容量电池的骑行体验堪比“风中追风”,其实更像“风中走钢丝”,尤其到了冬天,当寒风自北方来袭时,电池直接休假罢工。通勤族们原本寄希望于它带来的便利,结果却每天过着忐忑人生——能不能及时充满,到底能不能骑到单位?一车在手,焦虑自来。

为什么会诞生如此乏力的车型?原因无他,旧国标要求整车极致“瘦身”——必须不超过55公斤。厂家只好往电池身上“动刀子”,越小越好。于是,日常体验只能呵呵二字带过。但新国标给了整车型号松绑,铅酸车体重上限被提高至63公斤。电池可以升为48V24Ah,续航里程直接起飞,不只是去隔壁小区买瓶酱油,而是真正实现“生活半径自由流动”。旧瓶装新酒注定无人问津,别说用户,这个标准连厂家都嫌弃。想象一下,未来小容量电池车型注定成绝版,或许几年后还会有人在闲鱼上挂出:“收藏级电动车,限量款,小电池原配。”真怀旧。

新国标实施,小电池车型退场,脚蹬车与飞车将成历史-有驾

再说安装脚蹬子的电动车。脚蹬子的生涯很传奇,它既是旧国标亲定的流行爆款,却也是“用生命在被嫌弃”的代表。设计之初,是美好愿景:电池万一挂了,人力补救,还能靠自己蹬着回家。现实却十分骨感,用户用脚投票,使用率不足5%。大多数时间,脚蹬子安安静静地待在车身两侧,只在被磕绊到时才能让主人“留点印象”。而在交通事故统计中,脚蹬子的贡献值却不容小觑,绊倒、挂伤的戏码随时上演。

新国标实施,小电池车型退场,脚蹬车与飞车将成历史-有驾

新国标终于给它“松绑”,不再强制安装。用户可以自行决定,厂家也如释重负。车辆终于能减负,造型流畅了,安全隐患也没了大头。未来,装脚蹬子的电动车只会越来越像一种念旧装饰品,或者成为老年公园健身区的小惊喜吧。

最后一刀,挥向了那些速度超25km/h的“飞车快手”。老国标虽然嘴上说“限速”,但限得松松垮垮,解码、刷芯片,三五分钟,谁都能轻松突破天花板。于是你我在大街小巷常见“龟速黯然神伤,飞车大摇大摆”的混乱场面。新国标直接搬来铁锁链防篡改,车、电池、充电都必须“一物一码”,控制器和限速器焊死、锁死,动不得。胆敢超速?别幻想用软件小聪明了,芯片直接管控:只要你速度一过25km/h,电机会在5秒内“拉闸断电”,无动力保障,冷锋比北风还准时。长颈鹿都冲不破的速度上限,飞车族只好被拍死在技术的沙滩上。

新国标实施,小电池车型退场,脚蹬车与飞车将成历史-有驾
新国标实施,小电池车型退场,脚蹬车与飞车将成历史-有驾

这三种车型的退出,标志着电动车行业要和“随意DIY人生”告别了,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规范化的“大一统时代”。你想要自由,不好意思,请在规则画的圈里跳舞。这是技术进步,也是市场的必经痛点。

当然,有人感慨“我的青春已逝”,也有人憧憬“出门更安全”。但不管你怀念的是什么,或者吐槽的又有多少,进步的车轮绝不会停下。几年前流行的“国标小王子”,即将蜕化为历史学家的谈资。市场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明天你我都要面对的电动车生活。

新国标实施,小电池车型退场,脚蹬车与飞车将成历史-有驾

至此,关于9月1日新国标的“大洗牌”,你是觉得痛快,还是遗憾?其实,这不是一场终结,更像一次成人礼。电动车,也该长大了。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